正文 第49章 婚姻與人生結局(1)(1 / 3)

婚姻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蔣介石選擇了宋美齡,陳賡選擇了王根英,而蔣先雲選擇了戰死。大革命時期的風雲人物:

陳獨秀、高語罕等最終脫離共產黨;鄧演達、惲代英等當年蔣介石的座上賓,瞬間成了他的階下囚,刀下鬼。

愛情的悲喜劇

在武漢三鎮,街道上出現了一支工人武裝隊伍。他們身著藍哢嘰布中山服,臂佩紅布袖章,足纏綁腿帶,肩背漢陽造“七九”步槍,守衛在工廠、商店和碼頭附近。

“先雲!”陳賡盯著隊伍旁的人,叫起來。

湖北省工人糾察隊的總負責人蔣先雲對這突如其來的相遇又驚又喜,連忙相拉著到路邊僻靜處交談。

“你怎麼會在這裏?”陳賡問。

“一言難盡。”蔣先雲說起來武漢的緣由。他從南昌出發,回廣州平息了軍校內兩派學生的爭吵,就接到周恩來的密信,告訴他蔣介石可能要公開反共,要他離開蔣介石,到武漢革命政府工作。蔣先雲服從黨命,就再也沒回蔣介石身邊。這期間,蔣介石多次來信叫他回去,並許以高官。蔣先雲回信說:“你脫離了革命,正在日甚一日地變為軍閥。如果我們從前把你當作孫總理的擁護者和學生,跟著你走,那麼,你要知道,當你背叛人民的那天,我將毫不手軟地把你打死……”

蔣先雲整了整鴨舌帽,用腕背擦一擦嘴唇。

“你可瘦多了。”陳賡看著蔣先雲凹陷的麵頰,吃驚地說。

“能不瘦嗎?從廣東到湖南,又轉戰江西,幾乎所有文告和宣言都是我動手寫。”

“要不蔣校長不肯放你這個大才子。”

“別提了。國民黨人罵我,我沒什麼,可咱們黨內的人也奚落我,說我是紅皮白心,是蔣介石的走卒。”蔣先雲激憤起來,“其實,我天天在蔣介石身邊,我能不了解他嗎?他在江西行動日非,摧毀革命,殘殺工人,無視中央,任其私意,遜克推多(獨裁),野心勃勃,一天天地成為民眾的公敵。在他身邊的通通是無恥的官僚、政客和市儈、地痞,我能與他們同流合汙嗎?現在好了,我總算徹底擺脫了這種兩頭受氣的行當,免受精神折磨了。”

蔣先雲吐出了鬱積在心、隻有對戰友才能訴說的沸騰的話語,眼睛裏燃燒著複雜的情感,好像要和這位親密的戰友永別了:“我現在特別盼望著打仗。帶兵打仗比做政治工作簡單,也痛快些!如果有機會戰死沙場,盡了我的責任,倒落得一個幹淨痛快!”

“哎,老兄,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蔣先雲不置可否地搖搖頭,抽起煙,眺望遠方。以後,當蔣先雲三次受傷而不肯下戰場直至犧牲時,陳賡總想,蔣先雲的戰死,是早有思想準備的。

“你現在在哪?到糾察隊來吧!”蔣先雲問道。

陳賡告訴他,黨組織把他安排到唐生智的特務營任營長。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當時對共產黨比較友善,而且陳賡當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連長時,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入學,由蔣介石介紹到陳賡連,陳賡待他不薄。“四一二”政變以後,唐生明參加了武漢各界和蔣先雲、李之龍等討伐蔣介石的活動,並領銜發表討伐蔣介石的通電。唐生明來武漢,就在唐生智的總部任警衛團長。但陳賡的特務營是獨立的,四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全營就有千把人,士兵大多是安源工人,幾個連長都是黃埔四期畢業的共產黨員。這個營實際上承擔著保衛由上海遷武漢的黨中央機關的任務。

蔣先雲脫下帽子,用手掌在剃得短短的頭發上迅速撫摩了幾下,說:“到我那裏去坐坐,我媽和堂妹來了。”

“祗欣還好嗎?”

陳賡的話剛出口,蔣先雲就忍不住眼淚撲簌簌往下掉,喃喃道:“她已去世了。”

陳賡大驚失聲:“啊,真的?”

蔣先雲沉重地點了點頭,告訴陳賡原委。

蔣先雲和李祗欣是1925年結成夫妻的。1926年她隨北伐軍開赴武漢,因勞累成疾,於1927年病逝於武漢。年僅22歲。

陳賡為此傷心了多日。

就在那幾天,陳賡在武漢迎來了他的未婚妻王根英。

五年前,陳賡去上海大學旁聽時就認識了王根英。她入黨兩年多,成為怡和紗廠女工熱愛的工人領袖。上海工人舉行的三次武裝起義,她都積極參加了。周恩來很佩服她的組織能力和獻身精神,提議她當婦女執行部長。1927年3月,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後,上海特別市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她當選為市人民委員。“四一二”

政變以後,她遭到國民黨警探、租界巡捕的追捕,被迫轉入地下。中共定於4月27日在武漢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王根英和陳賡都要出席這次會議。

代表們開會的會址,就在陳賡特務營駐地附近——漢口西園旁的大成裏。

黃昏時分,當吝嗇的太陽從微露春意的天際徐徐滑落,陳賡和王根英緩緩漫步在江邊。陳賡不斷地講著軍中的故事,十分動聽。王根英親熱地依偎在他的肩上,靜靜地聽著。

“阿英,你怎不說話?”

“我聽著呢,你說得好聽。”

“你又在諷刺了吧。你們上海人說話嗲聲嗲氣,你說給我聽聽。”

“說啥?”

“說你想嫁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