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學家風采
1791年9月22日是一個光輝的日子,一代科學巨匠邁克爾·法拉第降生在英國薩裏郡紐因頓一個貧苦的鐵匠家庭。法拉第的一生是偉大的,然而法拉第的童年卻是十分淒苦的。
為了解決全家的溫飽,老法拉第帶著5歲的小法拉第遷到倫敦,希望改變貧窮的命運,不幸的是上帝非但沒有給法拉第一家賜福,反而在小法拉第九歲那年奪走了老法拉第的生命。迫於生計,幼小的僅有九歲的邁克爾·法拉第不得不承擔起生活重擔,去一家文具店充當學徒。四年以後,13歲的法拉第又到書店當學徒。起初負責送報,後來充當圖書裝訂工。真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貧窮是不幸的,童工的生涯非常艱苦。難能可貴的是小法拉第不安於貧窮,非常勤奮好學。14歲時他跟一位裝書兼賣書師傅當學徒,利用此機會博覽了群書。他在20歲時有幸聽到了英國著名科學家漢弗利·戴維先生講課,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於1812年聖誕節前夕給戴維寫了一封信。法拉第對科學的熱情感動了戴維,他精心整理裝訂的“精美記錄冊”更使戴維深感欣慰。這時又正值他學徒期滿,於是戴維推薦他於1813年3月進入皇家研究所當他的助手。同年10月跟隨戴維去歐洲大陸作科學考察旅行。這次旅行使法拉第上了一次“社會大學”,沿途他認真地記錄了戴維在各地講學的內容,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而且結識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如蓋·呂薩克和安培等。到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法拉第已能在戴維指導下做獨立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幾項化學研究成果。1816年法拉第發表了第一篇科學論文。從1818年起他和傑·斯托達特合作研究合金鋼,首創了金相分析方法。
1820年,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受到科學界的關注,1821年,英國《哲學年鑒》的主編約請戴維撰寫一篇文章,評述自奧斯特的發現以來電磁學實驗的理論發展概況。戴維把這一工作交給了法拉第。法拉第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對電磁現象產生了極大的熱情,並開始轉向電磁學的研究。他仔細地分析了電流的磁效應等現象,認為既然電能夠產生磁,反過來,磁也應該能產生電。於是,他企圖從靜止的磁力對導線或線圈的作用中產生電流,但是努力失敗了。經過近10年的不斷實驗,到1831年,法拉第終於發現,一個通電線圈的磁力雖然不能在另一個線圈中引起電流,但是當通電線圈的電流剛接通或中斷的時候,另一個線圈中的電流計指針有微小偏轉。法拉第經過反複實驗,證實了當磁作用力發生變化時,另一個線圈中就有電流產生。他又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實驗,比如兩個線圈發生相對運動,磁作用力的變化同樣也能產生電流。這樣,法拉第終於用實驗揭開了電磁感應定律。法拉第的這個發現掃清了探索電磁本質道路上的攔路虎,開通了在電池之外大量產生電流的新途徑。根據這個實驗,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這是法拉第第二項重大的電發明。這個圓盤發電機,結構雖然簡單,但它卻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個發電機。現在產生電力的發電機就是從它開始的。
法拉第的一生是偉大的。他對科學普及工作非常熱心,曾經在星期五晚間討論會上作過一百多次講演,在聖誕節少年科學講座上講演達19年之久,他的科普講座深入淺出,並配以豐富的演示實驗,深受歡迎。法拉第還熱心公眾事業,他為人質樸、不善交際、不圖名利,還喜歡幫助親友。法拉第的偉績不能用金錢衡量,如果硬用金錢衡量的話,有人說超過全球股票的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