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基本品格
古往今來,從根本上可以說,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失敗都是做人的失敗。在做人的諸多品德中,正與直是最根本的,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處世之基,精神之柱。
一個人隻要正直做人,凡事秉公處理絕不徇私舞弊,他(她)因而能坦蕩胸懷對明月,不懼旁人說是非。
正直的人不是明哲保身的庸人,貪生怕死,而是忘身沙場的勇士,舍生取義。
正直是人格的核心。隻有每個人時常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人與人之間才可以和睦相處、公而忘私。
正直使人寬大為懷,不管別有用心的人怎樣厚顏無恥地挑撥離間或者如何無情無義的惡語中傷,都不會針鋒相對的,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正直使人心安理得,無論是在任何榮華富貴麵前還是在一切利欲熏心的時候,都依然堅貞不屈,毫無貪婪。
正直的人永遠都學不會那門假公濟私的圓腔學。當他(她)襟懷坦白的時候,就是你想投機倒把也不能投其所好而希望他(她)不聞不問;就是你要偷梁換柱也不能蒙混過關卻休想他(她)視而不見。相反,他(她)永遠都能保持平心靜氣,待人總是一視同仁,不亢不卑。誠如明朝薛瑄所講:“心如水之源,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
正直的人,實際是一些有信念、懂原則的人。正直的人有榮譽感。正直的人視榮譽如生命,珍視每一個獲取榮譽的機會。正直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一個人隻有具備了良知,才有可能列入正直者的行列。良知是正直者的心靈源泉。正直的人擁有堅強的信念。這一點包括有能力去堅持我們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在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並能公開反對確實是錯誤的東西。正直的人,根本不會獨善其身,苟且偷安。即使自己心力交瘁卻彷徨,也抱著一顆正直的心而平易近人。
正直的人是一個真正的忠實於自己做人標準的人。
在一所大醫院的手術室裏,一位年輕的護士第一次擔任責任護士。“大夫,你隻取出了11塊紗布,”要縫合時,她對外科大夫說,“我們用的是12塊。”
“我已經都取出來了,”醫生斷言並不容置辯地吩咐道,
“我們現在就開始縫合傷口。”
“不行。”護士抗議說,“我們用了12塊。”
“由我負責好了!”外科大夫嚴厲地說,“縫合!”
“你不能這樣做!”護士激烈地喊道,“你要為病人想想!”
大夫微微一笑,舉起他的手讓護士看了看這第十二塊紗布:“你是一名合格的護士。”他說道。他在考驗護士是否正直——而她具備了這一點。
對很多人而言,正直是一件艱難的事,一種很難的活法。因此,正直的人站在我們麵前,顯得那樣有力,那樣讓我們產生情不自禁的仰慕感。
其實,從根本上說,正直具有其無與倫比的價值。正直給正直者也帶來了很多利益。
正直者追求信念堅定不移,使他更有機會獲取榮譽。馬丁·路德被判處了死刑,臨刑前,他大義凜然地對著一群敵人說:“一個違背良知的人,永遠不會活得安穩,也談不上活得明智。我堅持自己的立場,上帝對我的成全亦是對我最大的恩賜。”馬丁·路德身前身後的榮譽,為我們許多人所熟知。
正直者心地坦然,使他輕而易舉就可以化解生活的波折和事業的挫折。林肯在1858年參加參議院競選活動時,他的朋友警告他不要發表某一次演講。林肯答道:“如果命裏我會因為這次演講而落選的話,那麼就讓我伴隨著真理落選吧。”他是坦然的,他確實落了選,但是兩年之後,他就任了美國總統。
正直還可以帶來友誼、信任和尊重。正直者還會成為公眾崇拜的偶像。美國曾經數度評選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那些名列前茅的,往往並不是以才能等等取勝,而往往是以品格,尤其是其中的正直。正因為如此,亞伯拉罕·林肯、華盛頓總是榜上有名。而我國最近幾年推選的感動中國的人物,有許多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良知和正直才入選的。人類之所以充滿希望,很大成分是因為人類熱愛正直,崇尚正直。
學會正直,做一個正直的人。為官者正直生威生明,才能像人字一樣,雙腳踏地而又永遠向上。做領導者正直才能有讓人跟隨的力量,正直的企業文化才能堅若磐石。
自律,約束你自己
美國有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群小孩子安置在同一個房間,並放上糖果,告訴他們糖果隻能等工作人員回來再吃,然後又用隱藏的攝像頭觀察他們,發現隻有少部分孩子克服了糖果的誘惑,而大多數都吃下了糖果。以後工作人員跟蹤調查,發現沒吃糖的孩子成人後在事業上大多都很成功,而吃了糖的那部分孩子卻少有成就,並且失業率很高。那說明了什麼呢?人要成功一定要自律,即“自己約束自己”。從小的方麵來說,它是對一個人意誌力的考驗。
一代影星成龍在出國的時候,他父親告誡他三點:“不許賭博,不許吸毒,不許加入黑社會。”在金錢、地位、利益麵前,成龍能夠約束自己,抵製住誘惑,這為他日後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自律是成功的基石。
挪用公款、貪汙、受賄等罪名被繩之以法的案例並不鮮見。產生這種案件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當事者缺乏自律。經常見諸報端的案件通常是貪汙或受賄幾百萬、上千萬而被判刑的,這就使人產生誤解,好像隻有數額巨大的才構成犯罪。其實,我國刑法規定貪汙、受賄、挪用公款的起刑數額一般是5000元以上。在經濟發達、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的今天,這個數額是很多人不以為然的,尤其對那些經手、管理的財產成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的企業管理者而言,這個數額是那麼微不足道。然而,幾萬元就可以讓往日令人羨慕的企業經營管理者鋃鐺入獄,尊嚴盡失,往日的奮鬥、榮譽成為泡影,實在是令人惋惜。
也許我們並沒有貪汙企業的錢財,但是,捫心問問自己,有沒有在老板不在的時候一個人打私人電話,有沒有曾經利用職務之便做私人的事情?
自律作為一種職業道德,源自於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關愛,更出自於關愛企業發展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