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直立行走及人類的進化(2)(1 / 3)

樹棲的古猿是在什麼情況下到地麵上活動的呢?關於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明白,人類祖先是非常留戀它們習慣了的熱帶雨林的,隻是客觀環境的變化,迫使它們不得不下地活動。就黑猩猩來說,它們生活在熱帶雨林,一般是利用前肢從一棵樹轉移到另一棵樹。它們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樹上,不存在雙足行走的選擇壓力。Y·科佩斯對古猿下地的曆史提出過的看法是,在約1500萬年前的非洲,那時地麵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在被稱為熱帶雨林的環境裏生活著許多古猿和猴子。大約在800萬年前,非洲大陸東部的地殼沿紅海經過今日的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一線裂開。其中沉降的部分形成了大裂穀;上升作用使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的陸地突起,形成一係列的山峰。非洲地貌的突變,也影響到那裏的氣候和植被。原先從西向東一貫的氣流受到阻礙,東部出現幹旱,連續的森林開始斷裂成一片一片的小樹林,形成了稀樹大草原,而西邊則是茂密叢林。東西方生態屏障的出現造成了古猿的趨異分化。西邊的群體繼續生活在熱帶森林之中,最終成為現代的非洲猿類;東邊一些類似黑猩猩的猿類物種在稀樹大草原的環境裏,經過長期的曆史磨煉,成功地演變為能雙足直立行走的人類祖先。Y·科佩斯把上述事件稱為“東邊的故事”,也有人稱為“裂穀學說”。

現代人的起源

現代人的起源與人類起源有著不同的含義,現代人的起源是指現在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區的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他們是怎樣起源的,也就是說早期人類是怎樣演變成人的問題,是從人到人的問題。而人類的起源主要指的是古猿怎樣演變成現代人的問題,是從猿到人的問題,以及早期人類怎樣演變成較晚人類的問題,在時間上非常久遠。現代人的起源隻是指在人類進化的曆史長河中離現代最近的一段,是整個人類進化曆史的一個局部,一個階段,近一個時期來有些報道把現代人的起源誤解成是人類的起源,把整體與局部混同起來,使讀者發生混淆。

1967年,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授艾倫·威爾遜等提出了分子鍾的假設,用免疫測量法確定各種靈長類血液蛋白的不同分量,從而推算出各種靈長類係統分離的時間,其結果是人屬與黑猩猩屬、大猩猩屬分離的時間在距今500萬年前。關於現代人的起源,有兩種理論:一種叫“單一地區起源說”,這種理論認為現代人是某一地區的早期智人“侵入”世界各地而形成的,這個地區過去認為是亞洲西部,近年來則改為非洲南部;另一種叫“多地區起源說”,這種理論認為亞、非、歐各洲的現代人,都是由當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猿人演化而來的。

1987年,這兩種理論又開始激烈的交鋒。後來,這個研究組進一步做了實驗。他們選擇了其祖先來自非洲、歐洲、中東和亞洲的婦女,以及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土著婦女共147人,利用她們生產嬰兒時的胎盤,分析了胎盤細胞內線粒體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線粒體在細胞核之外,它產生維持細胞生活的幾乎全部能量。為什麼要分析線粒體的DNA呢?因為線粒體的DNA與嬰兒細胞核內的決定大部分身體性狀的基因上的DNA不同。

線粒體的DNA不像細胞核裏的DNA那樣是雙親基因的混合,由雙親遺傳,它隻由母體遺傳。其原因是精子的線粒體都在尾部,而受精時隻有精子的頭部進入卵子,尾部沒有進入受精卵,其線粒體也就消失了。另外,線粒體DNA演變的速度,比細胞核DNA的快5~10倍,因而在同一時期內,它能夠積累多得多的變化。由於線粒體DNA隻由親體之一的母體而來,因而它顯示出來的差別不是由於基因的重組合,而是由於基因的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