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蘇威火山位於意大利那不勒斯灣之濱,海拔1277米,是歐洲大陸唯一的活火山。它的火山口周邊長1400米,深216米,基底直徑3千米。維蘇威火山過去被稱為蘇馬山或索馬山,其古老山地的邊緣部分現呈半圓形,環繞於目前的火山口。在1.2萬年中不時噴發,火山口總是繚繞著縷縷上升的煙霧,散發的熱量足以點燃一張紙。山腳下遍布著果園和葡萄園,而火山上的坡則顯得荒涼和險惡。20世紀維蘇威火山已發生了6次大規模的噴發。
維蘇威火山最著名的一次噴發發生在公元79年,當時赫庫蘭尼姆和龐培兩鎮被毀滅。火山噴出黑色的煙雲,熾熱的火山灰石雨點般落下,有毒氣體湧入空氣中。龐培城隻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幸免於難,其餘的不是被火山灰掩埋,就是被濃煙窒息,或者被倒塌的建築物壓死。
維蘇威火山,現在海拔1277米,位於意大利坎帕尼亞的西海岸(北緯40度49分,東經14度26分),世界上最大的火山觀測站就設在此處。在古代傳說中,維蘇威火山是一座截頂的錐狀火山。火山口內,周圍是長滿野生植物的陡壁懸崖,岩壁的一側有缺口。火山口的底部不長草木,是個較平的地方。火山錐的外緣山坡,覆蓋著適合於耕作的肥沃土壤,其山腳下有興盛的赫庫蘭尼姆和龐貝兩座繁榮的城市。
維蘇威火山在公元前有過多少次噴發,沒有詳細記載。但公元63年的一次地震對附近的城市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從這次地震起直到公元79年,常有小地震發生,至公元79年8月地震逐漸增多,地震強度也越來越大,發生了火山大爆發。這次大爆發之處,有一股濃煙柱從維蘇威火山垂直上升,後來向四麵分散,狀似蘑菇。在這股烏雲裏,偶爾有閃電似的火焰穿插,火焰閃過後,就顯得比夜晚還黑暗。噴出的火山灰飄揚得很遠,赫庫蘭尼姆城因距火山口較近,被掩埋在70英尺下的火山灰中,個別地方達112英尺,有些覆蓋物或泥流還充填到房屋內部和地下室內。
在1713年,人們打井無意打在了被埋沒的圓劇場的上麵,後來又發現了赫庫蘭尼姆和龐貝兩座城市,但發現的骨骼很少,這可能是由於火山大爆發前,頻繁的地震,使多數城市居民有了充分的逃避時間,並將貴重的、能攜帶的物品也一齊帶走了。但在兵營裏發現,兩個被鎖在木樁上的士兵卻未能逃脫。在郊區一座房屋的地下室裏,發現了被埋在火山灰和泥流中的17個人,他們當時可能認為已經找到了安全的避災之處,後來這些人被包裹在火山灰和泥流硬化了的凝灰岩中。
龐貝城是維蘇威火山南麵的近鄰,這座城市因擁有火山贈予的肥沃土壤而物產豐饒,在公元79年,龐貝稱得上是古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城市。大地顫抖,吼聲隆隆而來。公元79年8月24日,古代世界最為嚴重的天災向龐貝城襲來。在24小時內,龐貝城和城裏至少5000個居民在維蘇威火山的怒吼中從大地上消失。但龐貝城毀滅的詳細過程,以及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喪生,成為長久以來人們無法了解的隱情……如今的龐貝是一片廢墟,但斷垣殘壁間仍然不斷給後人呈現令人關注的線索。人們在火山灰掩埋下的遇難者屍骨孔洞內灌注石膏,以此呈現他們死前最後的掙紮模樣,這些模型詳細記述了他們的生活。這些證據使我們得以想象並重建部分龐貝人的生活,了解在他們生命末日駭人的恐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