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舍棄——放下就是快樂(1 / 3)

人生很長,也很精彩,我們會麵對很多選擇,有些事是我們必須要做的,那麼我們就不能不做。反之,有些事是可有可無的,我們就要堅決地舍棄。人生在於選擇,我們要學會舍棄那些該舍棄的,有些時候放下就是快樂!

1懸崖上的草莓

一位得道的高僧在給自己的弟子講佛道的時候,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樵夫,他在上山砍柴的時候忽然遇見了一隻老虎,嚇了一大跳,趕緊扔了自己的斧子逃走。但是他情急之下慌不擇路,跑到了一個懸崖邊上。老虎一直在他的後麵緊追不舍,看到他在懸崖邊之後也和他緊張地對視起來。

樵夫看著老虎,非常緊張。正在這時,老虎忽然一聲長嘯,樵夫心裏一哆嗦,腳一滑滑下了懸崖。

而不幸中的萬幸是——他的手抓住了懸崖上的一棵樹。

於是,他待在那裏,情況萬分危急,眼看就要喪命了。

但是正在這個時候,他忽然看到旁邊的山崖邊上有一些野草莓,伸手可及。於是,他就伸手去采摘野草莓,並且在吃草莓的時候心裏想:“草莓真甜啊!”

講完這個故事之後,高僧繼續說道:“很多人都像那個樵夫一樣,明明處於很危險的境地中——前麵有老虎,下麵又是萬丈懸崖,隻有手裏的樹枝是維係自生命的最後一道屏障了,但是有的人卻在這個性命攸關的時刻受到野草莓的誘惑,不顧自己的性命伸手去采摘野草莓!”

這個故事蘊涵著很深刻的哲理,我們可以從這個得道高僧告訴我們的故事中知道——人在有的時候要學會放棄。

的確,野草莓是很甜、很誘人的,而且它就在自己伸手可及的地方,實在是很讓人心動。但是,在摘草莓之前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處境!如果一個人處在一個前有老虎後有懸崖的境地,隻能依靠一雙手來支撐自己的性命,還要在這個時候伸手去摘野草莓嗎?

不能放棄,就不能得到。不願意放棄甜美的野草莓,就有可能會丟掉自己的性命!

2不走尋常路

有一個圖書館非常有趣,圖書館的管理者在圖書館搬遷的時候想出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辦法。

有一天,這個圖書館突然貼了一個告示:凡是有本圖書館借書證的讀者,可以借閱100本書,而且借期可為3個月,如果想延長,可以到本館來辦手續,最長可以借閱6個月。

很多讀者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非常開心,到圖書館裏瘋狂借書。以前一次隻能借10本書,而且限期一個月以內還,好多讀者都覺得麻煩,這次可以借這麼久,就可以很久不再去圖書館了。於是,讀者們都瘋狂地借書,幾乎把整個圖書館都搬空了。

等到3個月以後,讀者們到圖書館去還書時,忽然發現圖書館不見了!原來它已經搬遷了,在圖書館的原址上麵貼著另外一張公告:“本圖書館已經搬遷至某某處,希望讀者們在還書的時候把書還到某某處。”

讀者們都恍然大悟,終於知道為什麼這次可以借這麼多書,還可以這麼久才還,原來圖書館把他們都當成免費的勞動力了!

但是讀者們並沒有生氣,隻是會心地笑了笑,畢竟他們也從這個計策中得到了好處。

這個圖書館的管理者無疑是很智慧的。他在圖書館搬遷之前並沒有按照以前的思路把圖書館閉館整理,這樣不僅會加大圖書館人員的工作量,而且會給讀者帶來不便。所以,他就提出了這個好想法。

所謂“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圖書館的管理者深知這個道理,於是,就給了讀者們優惠,這個優惠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先舍棄了自己的一部分權利,然後得到了很多的東西。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就是一個人如果一味地索取,可能會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是如果換一個思路,先舍棄一些東西,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很多時候,有舍棄才能得到,放下就是快樂。

3磨刀不誤砍柴工

在我國的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關於這句俗語的來曆有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他剛剛當上伐木工,和一個砍柴很久的師傅搭檔,兩個人一起進山砍柴。每一天去砍柴之前,老師傅都會把斧子磨一磨,並且教育他砍柴之前要好好地磨一下斧子。

但是那個年輕人太心急了,認為磨斧子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於是就把每天磨斧子的時間省下來,然後比老師傅更早進山去砍柴。

剛開始的時候,他的確是比老師傅砍得快,還砍得多,第一天就砍了20棵樹,而老師傅隻砍了18棵。他心裏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比老師傅還厲害,並且更加堅定地認為不磨斧子早一點去砍樹是正確的。

第二天,他也不磨斧子,早早地就進山了,並且勸老師傅也不要浪費時間,快點兒和他一起進山。老師傅卻不為所動,依然認真地磨著自己的斧子。

結果,他第二天出了和第一天一樣多的力,卻隻砍了15棵樹,而老師傅砍的樹依然是18棵。

回到家以後,年輕人很不服氣,覺得自己今天可能是沒有力氣,所以砍得少了。

第三天,年輕人起得很早,在老師傅剛剛起來,還沒有磨斧子的時候就進山了,並且加倍拚命地砍樹,一心想砍得比老師傅多,於是砍得比前兩天還要賣力。

但遺憾的是,他累了一整天,卻隻砍了10棵樹,而老師傅還是砍了18棵。

回到家以後,他特別沮喪,連飯也吃不下去了。

老師傅看到了他的困惑,就過來開導他。老師傅笑嗬嗬地對他說:“年輕人,你想知道為什麼你砍的樹越來越少嗎?你想知道你砍樹為什麼越來越吃力嗎?”

年輕人現在急切地想知道原因,於是洗耳恭聽。老師傅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年輕人,幹事情不能那麼急躁,在砍柴之前要磨好斧子,不要害怕浪費磨斧子的那點時間,你把斧子磨好之後才能更快地砍樹啊,這就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

年輕人聽完以後將信將疑,但是事實擺在麵前——他的確是沒有老師傅砍得多,於是他就決定聽一次老師傅的話。

第四天早上,他沒有早早出發,而是和老師傅一起磨斧子,一直把斧子磨得又快又光之後才去砍柴。結果令他欣喜的是,他又恢複了第一天的水平,砍了20棵樹,而老師傅砍的依然是18棵,他又砍得比老師傅多了。年輕人很開心,也從此記住了“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一句話。

後來,年輕人堅守著這句話,並且在自己也成為師傅以後把這句話傳了下去,讓這句話成為百姓們都耳熟能詳的俗語。

世界上的事都是一樣的——有舍才有得。

當初,年輕人不願意舍棄那一點點時間去磨刀,而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砍柴上,結果可想而知,不僅浪費了力氣,而且沒有所得。他後來聽了老師傅的話,用一點時間去磨刀,放棄了一點砍柴的時間,結果就提高了砍柴的效率,不僅節約了力氣,而且比以前得到的更多,所以知道了“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的道理。

我們在生活中也要記住這句話,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先想一想,不要害怕這樣會浪費時間。先想一想比一開始就埋頭苦做的確要多花一點時間,但是這樣可以明確目標、提高效率,更接近成功。

要記得舍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一些東西。

4“甜蜜”的陷阱

有一天,貓在追老鼠的過程中不慎打翻了主人的蜂蜜瓶子,瓶子從櫃子上摔到地下,蜂蜜流得滿地都是。

這個時候,屋裏有兩隻蒼蠅看到了這滿地誘人的蜂蜜。

其中一隻蒼蠅很想去吃,另外一隻就勸它說:“別過去吃!可能是主人設下了陷阱,想殺死我們呢!”

但是那隻蒼蠅不聽它的勸,說道:“怎麼會呢?我剛才明明看到瓶子是被貓打壞的,和主人有什麼關係?”

於是,它義無反顧地飛向那一堆蜂蜜,一邊甜甜地吃著,一邊想著:“太甜了,不吃的是傻瓜!”還對另外一隻蒼蠅說:“你快過來吃啊,這麼多蜂蜜我自己吃不完呢!”

另外一隻蒼蠅始終不敢去吃,隻是在一旁很擔心地看著那隻衝進蜂蜜堆裏的蒼蠅。不久,那隻蒼蠅終於吃飽了,它想離開,卻驚奇地發現——自己動不了了!

原來,蜂蜜很黏,它粘住了那隻蒼蠅的腿,使它不能動彈。

這個時候,那隻蒼蠅拚命掙紮,卻怎麼也擺脫不了,越掙紮反而陷得越深,它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也沒能逃掉。它的朋友在一旁很擔心,但是無計可施。

這隻蒼蠅非常後悔,它終於明白自己今天會喪命在這裏,於是悲哀地對它的朋友說:“唉我真笨,不該貪圖這一點蜂蜜,以至於把自己的小命也丟了!”

這隻蒼蠅無疑是愚蠢的,為了一逞口腹之欲,把自己的小命給斷送了。

其實,在生活中,像這隻蒼蠅一樣的人也不少。他們為了近在手邊的“蜂蜜”而斷送了自己的生命,這樣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