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個故事以後,我們很佩服那個書生的才能,他有一顆會變通的心。他沒有像一個老學究那樣囑咐米芾練字的時候要認真,這樣米芾肯定聽不下去,他換了種做法,收了米芾五兩銀子,讓米芾不敢下筆,這樣就讓米芾不自覺地認真起來。
教小孩的時候一定要因材施教,做事也要懂得變通,用正常的方法達不到目的的時候,變通一下,換一個奇思妙想,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做事的時候也要像那個書生一樣,凡事懂得變通,才能獲得成功。
5最珍貴的東西
從前,有一個科學家和4個人一塊兒去森林裏探險。那4個人裏麵一個是他的助手,一個是獵手,一個是向導,還有一個是雇用來背行李的工人。他們5個本來互不相識,全靠科學家的組織才走到一起。
他們為了完成科學家的考察計劃往森林深處走去,在一片黑森林前向導止步了。他告訴其他人那裏是“死亡之林”,進到裏麵的人從來沒有人能活著出來。他們不能再往前走了。科學家堅持要往裏麵走,其他的3個人也同意科學家的意見,因為他們都是科學家出錢雇用來的,如果沒有完成任務就拿不到錢了,所以向導也隻好無奈地跟著他們幾個人往前走。
等他們走到森林深處的時候,科學家終於完成了科考任務,但是他們卻迷路了。他們走了很久以後也沒有找到出路,這時卻發生了更可怕的事——科學家忽然得了重病。科學家覺得自己命不久矣,他害怕等自己死了以後剩下的這4個人會在森林中分開,然後都喪生在森林中,於是想了一個辦法把他們團結起來。
科學家把一樣包得嚴嚴實實的東西放進一個木箱裏,然後用釘子把木箱封好,對其他4個人說:“這一次考察最重要的東西被我放在木箱裏了,你們按照我寫的這個地址把木箱交給我的朋友,在他的監督下打開木箱,然後你們會得到最寶貴的東西。”
科學家讓4個人在他的麵前發誓,一定要把這個箱子送到目的地,而且絕對不在中途私自打開木箱。
4個人抬著木箱艱難地前行,他們經過無數艱難險阻,打退了很多來襲擊的野獸,每當他們想放棄的時候,想想已經答應科學家要把這個木箱送出去就充滿了力氣。每當他們發生爭吵想分開的時候,想想隻有4個人才能抬起木箱,就又和好,繼續結伴往前走。
終於,他們走出了那個被稱為“死亡之林”的森林。
他們把箱子送到目的地以後,在科學家朋友的監督下打開了木箱,然後懷著激動的心情打開了包住“寶物”的一層層包裝,最後卻驚訝地發現——所謂的寶物隻不過是一塊石頭。
他們都憤怒了,不能夠接受這個事實。
科學家的朋友問道:“科學家當時是怎麼說的?”然後4個人回想起當時科學家的話,“你們會得到最寶貴的東西。”
他們醒悟了,科學家靠著這個箱子把他們團結起來,他們一起走出了那個從來沒有生還者的“死亡之林”,他們得到了最寶貴的東西——生命!
這個科學家是聰明的,他沒有直接要求那4個人團結起來,而是給了他們一個共同的目標,讓他們不得不團結起來。
試想一下,如果科學家沒有變通一下,造個箱子出來,而是直接讓4個人結伴走出森林,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他們肯定很容易就分散開來,一個也走不出森林。
6一頭掉進枯井的驢
從前,有一個農夫養了一頭驢,他對那頭驢很愛護,因為那是他非常珍貴的財產。
然而有一天,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那頭驢掉進了一口枯井裏。
可憐的毛驢在裏麵很鬱悶,哀嚎著,為自己的處境而悲哀。農夫也很鬱悶,他也不想讓那頭驢死,如果那頭驢死了,對他是一筆多麼大的損失啊!
農夫充分地開動腦筋,找了繩子等來救那頭驢,想把驢套上來,但是想盡了辦法,驢還是沒有被弄出來。農夫很氣餒,準備找人往井裏填土,把那頭驢給活埋了,因為驢總出不來也會被渴死餓死。可憐的農夫不想讓那頭驢死得那麼慘,才想到土埋的辦法。
於是,農夫找人往井裏填土。土不停地倒在驢的身上,驢發現農夫想活埋它的想法,哀鳴得更厲害了。
但是不久之後,驢停止了哀鳴,它發現那樣是沒有用的,對它的處境沒有任何的好處。它堅強地抖了抖身上的土,然後站在土上麵,這樣,它慢慢地就往上升了。
農夫和填土的人都愣住了,發現往裏麵填了很久的土之後驢還是沒有被埋住,反而靠著填進去的土慢慢升上來了。
農夫很高興,讓大家繼續往井裏填土,他看到了讓驢出來的希望。
最後,土填到井口,驢也出來了。農夫終於保住了他那珍貴的財產,非常開心。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看出,驢不全是“蠢驢”,也有聰明的驢。那頭驢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本來要奪走它性命的土變成了救它的工具,使壞事變成了好事。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也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遇到了一個困境,而且這個困境是很致命的。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冷靜一下,不怨天尤人,不悲觀失望,有時候明明是人家想害你而做的事,反而可以成為你的一個機遇。
所以,思考問題的時候不能僵化保守,更不能墨守成規,要常常換個想法,能夠變通一下。這樣才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有時候甚至是救命的良藥。
7永遠把自己當成是主演
安妮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她從小就特別喜歡表演。她在家裏的聚會或者親戚之間的聚會中經常給大家表演節目,每一次都會獲得大家的真心喝彩。
但是安妮非常希望有一天能夠上真正的舞台表演,她想讓自己在聚光燈下麵表演,想讓自己得到更多觀眾的歡呼和喝彩。
終於,機會來了,她們學校要排演一個大型的話劇“聖誕前夜”。這個話劇會在學校的大禮堂裏表演,到時候全校師生和家長們都會去看,是一個盛大的表演。安妮雄心勃勃地去麵試,她認為自己很出色,肯定能夠得到一個好的角色。
但是麵試完了以後安妮卻垂頭喪氣地回來了,因為她沒有當上主角,她的角色是一隻狗。
失望的安妮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吃飯的時候也不想出來,躺在床上用被子蒙著自己的頭,什麼也不想幹。
安妮的媽媽看見安妮的樣子以後很擔心,於是進屋和安妮聊天。當知道了安妮的困境以後媽媽說:“安妮,你得到了一個角色,不是嗎?不要看不起這個角色,你可以用主演的心態去演戲。你隻有投入進去,才能夠演好,即使角色隻是一隻狗,你也可以成為主演。隻要擁有主演的心態,你就是主演。”
安妮聽了媽媽的話以後猶如醍醐灌頂一般,她不再悲觀,不再難過,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練之中。為了演好這隻狗,她甚至去買了護膝,這樣她在舞台上爬來爬去的時候就不會疼了。
當聖誕節到來的時候,安妮的爸爸媽媽去禮堂看她的演出。
先出場的是男主角,然後是女主角,他們坐在壁爐前聊天,這時,安妮穿著一套黃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服出來了,她手腳並用地爬上了舞台。
但是人們發現這不是簡單的“爬”,安妮蹦蹦跳跳、搖頭擺尾地跑進了“客廳”。她先在小地毯上伸個懶腰,然後才在壁爐前安頓下來,開始呼呼大睡,一連串的動作惟妙惟肖,很多觀眾都注意到了她,並被她可愛又滑稽的動作惹得哈哈大笑。
隨著劇情的發展,安妮進行了很好的配合,她時而從夢中突然驚醒,機警地四下張望,神情和家犬一模一樣;時而好像察覺到異樣,仰視屋頂,喉嚨裏發出嗚嗚的低吼聲,她費盡了心思,表演得相當逼真。
安妮的爸爸媽媽發現現在大家已經不再注意主角們的對白了,他們的目光都被安妮吸引住了。他們關注著安妮的一舉一動,然後不時地發出笑聲。
那天晚上,安妮雖然沒有一句台詞,但卻搶了整場戲。大家都深深地記住了安妮扮演的那隻狗,所有的人都誇獎安妮有表演的天分,他們謝幕的時候觀眾們給了安妮一次又一次的掌聲。
安妮激動得熱淚盈眶,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滿含感謝地看著自己的媽媽。
生活中很多時候,也許你也像安妮一樣,並沒有成為主演。但是沒有關係,隻要你像安妮那樣努力,帶著主演的心情去演戲,把自己當成是主演,那麼——你就是主演。
生活中有的角色並不那麼炫目,沒有被大家當成“主演”,所以往往會被大家忽視。而需要扮演那個“角色”的人也會對自己的角色失望,從而破罐子破摔,讓自己的處境更加艱難。
試想一下,如果安妮被分到那隻狗的角色以後委靡不振,那麼她能取得成功嗎?恐怕隻會成為一個活動的“背景”吧?
她的媽媽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懂得教她變通,換個角度去想問題,從而不但化解了安妮的心結,而且使安妮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所以很多時候——換個想法會更好。
8出人意料的廣告
日本有一家專門製造咖喱粉的工廠。他們生產的咖喱粉質量很好,但是由於產品知名度不高,所以銷售量總是上不去。
董事們為這件事很不滿,常常因此而責罵經理無能。經理對這件事也很苦惱,因為這個小公司根本拿不出太多錢來做廣告,但是又想不到什麼其他比較好的提升公司產品知名度的方法。憤怒的董事們一連換了幾個經理,但是公司產品的銷量還是沒有什麼起色。
轉眼間,公司就又換了一個新經理。董事們讓新經理趕快想出一個提升公司產品知名度的方法。
一天,新經理在冥思苦想的時候偶然間看到一個酒店罷工的新聞,然後各個媒體都去采訪這個酒店,酒店的知名度一下子就上去了。於是,新經理靈機一動,計上心頭。
他先在電視上做廣告,說他們公司為了提升自己產品的知名度,準備用飛機在富士山上撒咖喱粉。這位新經理的做法理所當然地引起了軒然大波,人人都不希望這件事發生,紛紛出來譴責這件事。報紙、雜誌、新聞媒體都對這件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