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苦難——再苦也要笑一笑(3 / 3)

一個秀才聽了之後,決定去教訓一下這個財主。

他主動找到財主,表示願意給他的兒子當教書先生。財主問秀才要多少工錢,秀才就把自己擬訂的一個合約給財主看。財主看了以後大喜,因為上麵寫著:“無魚肉亦可,無米麵亦可,50兩紋銀不要,不可不食豆腐。”於是,就爽快地和秀才簽了約。

這一年裏,財主就像以前對別的先生那樣對付這個秀才。但是,這個秀才都忍耐住了,沒有辭職,就算天天吃豆腐也依然堅持在財主家裏教書。

到了年底,秀才要財主給他結算工錢,財主不給,於是就鬧到了縣太爺那裏。

財主十分生氣,對縣太爺出示了他們的合約,並且給縣太爺念了出來:“無魚肉亦可,無米麵亦可,50兩紋銀不要,不可不食豆腐。”然後財主對縣太爺說:“我完全是按照合同做的啊,他也寫明他不要銀子的,現在他又和我要銀子,你說他是不是很沒有道理啊?”

秀才卻冷笑了一聲,對縣太爺說:“大人,合同的確是這一份,但卻不是這樣念的。”於是,秀才自己又念了一遍合同:“無魚,肉亦可,無米,麵亦可,50兩紋銀不要不可,不食豆腐。”然後又對縣太爺說:“大人,他一年都沒有履約,讓我天天都吃豆腐,我除了要拿回自己的50兩紋銀之外,還要他給我賠償!”

縣太爺聽了秀才的話就明白這是秀才給財主設的一個局,於是笑了笑,判財主敗訴,不僅要給秀才50兩紋銀,還要賠償秀才這一年來的損失。

在生活中,對於這樣的困境,很多人會選擇離開,遠離這樣的壞人,然後自認倒黴。但是,這樣壞人根本不會收斂,也不會知錯,還會變本加厲地去欺負其他的人。

我們應該向那個聰明的秀才學習,在遇到困境的時候迎難而上,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苦難的壓力下保持從容,才能更接近成功!

6迎難而上的晏子

晏子是齊國的重臣,有一次,齊王派他出使楚國。

楚國的君臣們想耍一耍晏子。他們聽說晏子的身材矮小,就在城門的旁邊開了一個狗洞那麼小的洞,準備讓晏子從這個小洞進去。

晏子到了這個洞前,十分生氣,但是並沒有讓自己的情緒表現在臉上,而是十分鎮靜,然後笑了笑,對接待他的官員道:“我今天是出使楚國還是出使狗國啊?我聽說隻有狗國的人才會從狗洞裏進出,難道這裏竟然不是楚國,而是狗國嗎?”

來接待晏子的大臣聽到晏子的責問以後很羞愧,於是就說:“這當然是楚國了,這是那些下人弄錯了,大人快請從這邊的城門進去。”

然後,這個官員擦了擦自己額頭上冒出來的冷汗,命人飛奔到宮裏把這裏發生的事告訴大王,讓大王小心——這個晏子很不好對付。

但是,楚國的君臣們並沒有放棄要嘲笑一下晏子的這個想法,依然按計劃進行。

楚王見到矮小的晏子以後,笑嘻嘻地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子很生氣地對楚王說:“齊國有很多人,單是我們國都就有幾萬人,大家出來的時候肩膀碰著肩膀,腳跟碰著腳跟,大家把袖子都舉起來,就可以形成一片雲,大家都揮一揮汗,就可以形成一陣雨,怎麼能說我們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還是笑嘻嘻地說:“那怎麼把你給派來了?”

晏子知道楚王嘲笑自己的長相和身材,就說:“大王有所不知,我們齊國有一個規定,派厲害的人出使強大的國家,派沒有用的人出使弱小的國家,我在齊國是最沒有用的人,所以就被派到楚國來。”

楚王聽了以後心裏很不好受,臉上的笑容也收斂起來。

這時,幾個衛兵押解著一個犯人過來。楚王知道是自己安排的人,但故作不知,裝模作樣地問:“怎麼回事啊?這個人是誰?”

衛兵於是回答道:“大王,這是一個小偷,他是齊國人。”

然後,楚王假裝大驚失色,問晏子:“難道你們齊國的人都喜歡作小偷嗎?”

晏子很冷靜地回答:“大王,您聽說過嗎?橘子在淮水之南生長會很好吃,但是如果生長在淮水以北就會又苦又澀,難以下咽,這完全是水土的問題啊!同樣,人們在齊國的時候都安居樂業,但是到了楚國以後就成了小偷,這也完全是因為水土的問題啊!楚國的水土太差了,隻能長出小偷來!”

楚王聽到這個解釋以後很無奈,再也不敢看不起晏子,看不起齊國了。晏子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晏子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沒有被困難嚇倒,勇敢地迎難而上,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挫敗了楚國君臣的陰謀,維護了齊國和自己的尊嚴。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像晏子一樣遇到他人的刁難,應該向他學習,好好地想主意挫敗別人的陰謀,而不要隻顧著生氣。

我們要學習他的那種心態,勇敢地麵對苦難,再苦也能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