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退縮、會畏懼、會裹足不前,從而與成功無緣。過去曾經遇到過的困難,身體的缺陷,甚至是過去的輝煌與成功都會成為限製自己日後發展的東西,成為自己心靈的枷鎖。因此,人生不要給自己設下限製,不要為難自己,別跟自己過不去。
1剝掉鏡子後麵那層漆
從前有一個人,工作非常努力,在埋頭苦幹了許多年以後終於在中年時成為一個富翁。他有很大的公司,有很大的別墅,有很多很多精美的奢侈品,但是他卻覺得不快樂。
他有一個同學,經營著一個小農場,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富翁很奇怪,就問那個同學:“我明明比你富裕得多,其他的東西也擁有得比你多,但是為什麼卻沒有你快樂呢?”
那個同學指著窗子問富翁:“你從窗子裏可以看到什麼?”
富翁透過窗子看到了同學的花園,還可以隱約看見同學的農場,於是回答道:“我看到了你的花園和農場。”
那個同學找來一麵鏡子,把它拿到富翁麵前,問道:“那你從鏡子裏看到了什麼?”
富翁在鏡子裏看到了愁眉不展的自己,然後對同學說:“我在鏡子裏看見了我自己。”
他的同學微笑著問富翁:“那你覺得從鏡子裏看見的風景遼闊還是從窗戶裏看見的風景遼闊呢?”
富翁回答道:“當然是從窗戶裏看到的風景遼闊啊。”
同學對他說:“你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為什麼卻做不到呢?你不快樂的原因就是因為你隻生活在鏡子的世界裏,當你試著把鏡子後麵的水銀漆剝掉的時候,你就會看見整個世界!”
富翁聽到以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把賺錢當做人生的唯一目的,偶爾也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玩,到郊外看看風景、騎騎馬、釣釣魚、打打球,從此,他過得很快樂。
我們不該把自己困在鏡子的世界裏,眼光應該看遠一點,不要給自己設下諸多限製。
生活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這個小圈子,除了工作和一些必要的應酬,還有很多事值得我們去做。
不要給自己設限,讓我們也像那個富翁一樣剝掉鏡子後麵的水銀漆,讓生活變得更加幸福和快樂。
2不斷超越自我的人生
保羅·紐曼出生在美國。他的父親是一個開雜貨店的小商人,他的母親非常喜歡音樂、藝術,在母親的熏陶下,小紐曼也喜歡上了音樂和藝術。
紐曼大學畢業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在父親開的雜貨店裏工作,但是他愛好藝術的心從來沒有停止過。他不滿足於做一個雜貨店的老板,總想追求自己的藝術事業。他瘋狂地喜歡上了電影,也想成為一個電影演員。
但是別人都不理解他,也不支持他。在別人懷疑的目光中,他毅然放棄了雜貨店,全身心地投入到演藝事業中去。
紐曼頂住壓力,努力地演戲,不斷超越自己,終於取得了一些成績。1956年,他因在《上帝喜歡我》中的成功表演而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之後,紐曼的演藝事業越來越順,他獲得了5次奧斯卡提名,終於在第六次提名時獲得了奧斯卡獎,成為奧斯卡影帝,圓了自己40多年的夢。
然而,紐曼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在1982年抓住機會和朋友一起合開了一家食品公司,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營業額上億美元的“食品大王”。
紐曼的一生,是不斷超越的一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雜貨店老板,搖身一變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男演員,再從一個著名的演員,成為一個商業大亨。他實現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使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傳奇和美麗。
人在一生中,可能會麵臨很多次人生定位,大學畢業後的那次定位無疑是很重要的一次。很多人在大學畢業入了一行之後就會終生在那一行裏奮鬥。這無疑是自己給自己設下的一個限——我隻能做什麼,或者我應該做什麼。過早為自己設下限製隻會使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
達到事業的巔峰以後,很多人就會躺在光榮榜上睡大覺,覺得自己不會再有更大的成就了,這不也是人為地為自己設下了限製嗎?
我們應該像保羅·紐曼學習,永遠不給自己設限,才能擁有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人生。
3跳蚤變成“爬蚤”
美國的科學家為了進行一項研究,曾經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實驗的對象是跳蚤。
科學家們首先把跳蚤養在一個正方形的大玻璃缸裏,每天觀察它們的活動,並且把所有的數據都記錄下來。
這個玻璃缸很大,而且足夠高,可以滿足跳蚤們跳的需要,就是跳得最高的跳蚤也不會碰到上麵的玻璃頂。玻璃缸最頂上的那塊玻璃是可以升降的,科學家們可以通過移動那塊玻璃來調整這個玻璃缸的高度。
科學家們每天都觀察跳蚤的活動,重點記錄下跳蚤們彈跳的高度。
後來,科學家們把玻璃缸上的那塊活動的玻璃板調低了,在跳蚤的最高彈跳點之下,然後再記錄跳蚤彈跳的高度。他們發現跳蚤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都會頂到上麵的玻璃板,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跳蚤就不會頂到玻璃板了。
然後,科學家們再把玻璃板升到原來的高度,再觀察跳蚤的情況。令人吃驚的是雖然拿掉了玻璃板,跳蚤們還是保持著降低了玻璃板後的那個高度。它們彈跳的高度並沒有隨著玻璃板的拿走而恢複到原來的水平。
科學家們繼續做實驗,把玻璃板壓得越來越低,跳蚤們也隨之跳得越來越低。即使玻璃板後來被升上去了,跳蚤們跳的高度卻一直不會回升。比較跳蚤後麵跳的高度和開始它們跳的高度,科學家發現差距很大。
科學家們繼續實驗,把玻璃板壓到最低,最後,玻璃板幾乎壓在了桌麵上,跳蚤徹底變成了“爬蚤”。
科學家把玻璃缸上麵那塊玻璃板拿掉,但是這一群做過實驗的跳蚤卻再也不會跳了,它們隻會像螞蟻和其他蟲子一樣在玻璃缸裏爬來爬去,完全喪失了一隻跳蚤“跳”的特征。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跳蚤們的心理是很脆弱的,一旦碰壁以後就會永遠記住這一“經驗”,然後努力去避免“重蹈覆轍”,從而使自己永遠喪失了跳蚤“跳”的天性,變成隻會爬來爬去的跳蚤。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不見得會比跳蚤堅強,以前那些失敗的經曆會成為限製我們自我發揮的東西。我們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想到的不是“我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是“這個問題我一定解決不了”,從而對以前那個讓我們失敗的東西望而卻步。
這些往往被我們稱為“失敗的陰影”。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失敗陰影”。為什麼有的人受到挫折後會成功,有的人卻永遠不會成功呢?區別就在於是否給自己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