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萬的人都在尋找財富,,他們希望有一天可以對門已說:“現在,我再也不用為錢的問題發愁了。”如果可以不必再為錢的問題煩惱,他們會很高興。於是,製定各種計劃、方案,嚐試過許多不同的方法,力圖使自己富起來,而這一切都未能奏效。結果,他們灰心喪氣,認定自己不是那塊料,不可能占據這樣一個令人羨慕甚至嫉妒的位置。他們做盡了各種嚐試,就是不曾試著改變他們自己的想法——而這是惟一可能會使事情有所改變的途徑。
一段時間之前,我接觸過一個男人,當時他正麵臨著各種財政問題。他妻子抱怨說,她害怕去開門,因為惟一可能出現在門口的人是討帳的。這種情形真令人泄氣。我給了這家人一本書,認為這本書也許會幫助他們改變考慮問題的方式。這位妻子看了一眼那本書說:“我是不會去讀那玩意兒的……讀那玩意兒沒有任何用處。”丈夫說:“我想讀一讀,把它留下吧。”結果,這個男人開始以一種新的方式思考問題,他以一種全新的精神投入到生活中去。一年以後,他們搬到了一個更好的地方,買了一整屋子的新家具,甚至交付了一輛新車的定金。
我們沒有給這個男人一分錢。當然錢可能會對他有所幫助,但這種幫助隻能是暫時的,我們所做的,是使這個男人走上選擇自己的思想去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如果我們想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的話,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如果我們不改變考慮問題的方式,我們就永遠都不要希望去改變我們的經濟狀況。我們當中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的就是牙總是由裏向外長的。所以,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內在思想……如果我們改變了有關自己經濟狀況的內在思想的話,外在的變化就一定會出現。所以,讓我們選擇好的、健康的有關金錢和財政的思想。
通過正確運用這種巨大的選擇的力量,你就肯定能改善自己的金融和財政狀況。太多的人沒有能夠正確地運用這種巨大的力量,而這恰好使他們成丁自己極力想躲避的那種東西的奴隸。
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的生活極為艱難如同在苦海中掙紮。他曾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工作。最後找到了一個工作,但那是一個絲毫不值得去驕傲的工作。這個年輕人,他已經成家並有了一個小孩兒,然而卻厚著臉皮說:“我不想發財。”每天他都試圖省下幾便士存起來,這樣將來他的兒子長大之後便會有錢去讀大學。這個年輕人非常明智,他選擇了存一點兒錢留作孩子將來的教育基金。說他的生活是一種掙紮甚至還說輕了點兒。他不去繁華的鬧市看電影而去街道看放映的露天電影,因為這樣可以省下兩角五分錢;他拒絕去稍好一些的飯店,因為那裏花的錢要多。他去看正統戲劇的時候,買的不是劇場正廳的前排座號,而是樓廳上的位置,因為他隻支付得起這樣的票價。當他買車的時候,他買的是最省錢的那種。他不可能帶他的家人去度假,因為他去不起。這個人厚著臉皮選擇說:“我不想發財。”
那麼,成千上萬的人仍然深陷在貧困中,這還有什麼好奇怪的嗎?他們選擇了繼續生活在貧困中,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沒能認識到這種巨大的力量。沒有人因為生活節儉而受到責備。許多人不得不節省著過,否則他們根本就過不下去。這些人本可以利用這種巨大的選擇的力量。他們本可以開始在腦子裏裝滿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東西。
然而,每天我們都不斷地聽到有人說,“我很想要那件東西,但是我買不起。”“我買不起。”這是實話,但是別這麼說。隻要你繼續說“我買不起”……你便將伴著“我買不起”度過你的一生。選擇一種更積極的思想,比方說:“我要買下它,我要得到它。”當你逐漸建立起你將得到它,你將買下它的想法的時候,你就逐漸建立起了期待的想法。你建立起了希望。永遠不要毀掉自己的希望。如果你將自己的希望毀掉的話,你就為自己創造了一種充滿困難和失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