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認識綠色朋友(3)(1 / 3)

按照花在莖上的位置,可將花序分成頂生花序,腋生花序和居間花序。頂生花序是在分枝係統的頂上;腋生花序則是在短的腋生枝頂,或者是代表葉狀的腋生枝退化而成的花序;居間花序是頂生的一些花,由於主軸頂端的不斷生長,或者由於合軸生長而留在後麵,交替地形成了能育的和不育的部分。著生在節間上的花序,有時也稱為居間花序。

美洲商陸

按照在莖上開花的順序,分成無限花序與有限花序兩大類。

無限花序可隨花序軸的生長,不斷離心地產生花芽,或重複地產生側枝,每一側枝頂上分化出花,這類花序的花一般由花序軸下麵先開,漸次向上,同時花序軸不斷增長,或者花由邊緣先開,逐漸趨向中心。

有限花序一般稱聚傘花序,其花序軸上頂端先形成花芽,最早開花,並且不再繼續生長,後由側枝枝頂陸續成花。這樣所產生的花序分枝不多,花的數目也較少,它們往往是頂端或中心的花先開,漸次到側枝開花。

五、果實(fruit)

被子植物的雌蕊經過傳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參與發育而成的器官。

果實一般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起傳播與繁殖的作用。在自然條件下,也有不經傳粉受精而結實的,這種果實沒有種子或種子不育,故稱無子果實,如無核蜜橘、香蕉等。此外未經傳粉受精的子房,由於某種刺激(如萘乙酸或赤黴素等處理)形成果實,如番茄、葡萄,也是無種子的果實。

多數被子植物的果實是直接由子房發育而來的,叫做真果,如桃、大豆的果實;也有些植物的果實,除子房外尚有其他部分參加,最普通的是子房和花被或花托一起形成果實。這樣的果實,叫做假果,如蘋果、梨、向日葵及瓜類的果實。

多數植物一朵花中隻有一個雌蕊,形成的果實叫做單果。也有些植物,一朵花中具有許多離生雌蕊聚生在花托上,以後每一雌蕊形成一個小果,許多小果聚生在花托上,叫做聚合果,如草莓。還有些植物的果實,是由一個花序發育而成的,叫做複果或稱花序果、聚花果,如桑、鳳梨和無花果。

結構

果實一般由果皮和種子組成,其中果皮又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果實的種類繁多,果皮的結構也各不相同。

生長與發育

果實在傳粉受精後,其體積的增加比受精前大200—300倍。果實成熟後的形狀與大小差異,主要受遺傳基因所控製。一般果實體積增長的過程,也和營養生長相似,即開始時生長緩慢,以後逐漸加快,達到最高點時又逐漸減緩,以至停止生長。

生理與生化的變化

在果實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除了形態與結構上的變化外,還伴隨有複雜的生理生化的變化,其中肉質類果實的變化尤為明顯。

顏色 果實色澤是果實品質鑒定的重要標記之一,其色澤與果皮中所含色素有關。主要的色素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青素等。由於果實中色素的含量與種類不同,使果實所呈現的色澤不相同。通常較強的光照與充足的氧氣,有利於花青素的形成,因此在果實向陽的一麵,往往著色較好。

質地 隨著果實的成熟過程,果皮的質地逐漸由硬變軟,主要原因是果皮細胞壁中可溶性果膠增加,原果膠減少,使細胞間失去了結合力,以致細胞分散,果肉鬆軟。果肉細胞壁的成分不同,以及果肉中石細胞的多寡等都會影響果肉的硬度。溫度和乙烯、萘乙酸等激素和生長調節劑均能降低果實的硬度。

香氣在果實的成熟過程中,產生一些水果香味,主要成分包括脂肪族與芳香族的酯,還有一些醛類。柑橘中有60多種香氣成分;葡萄、蘋果中達70多種。香蕉的特殊香味主要是乙酸戊酯,橘子中的香味則為檸檬醛。

糖類果實中積累的澱粉,在成熟過程中逐漸被水解,轉變為可溶性糖,使果實甜。果實中的主要糖類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不同果實糖的種類及含量都有不同。如葡萄含葡萄糖多;桃、柑橘以蔗糖為主;柿、蘋果等葡萄糖和果糖較多,也含有少量的蔗糖。

有機酸在未成熟果實中含有多種有機酸,使水果具有酸味。主要的有機酸有蘋果酸、檸檬酸和酒石酸等。隨著果實的成熟,一部分酸轉變成糖,有的被氧化,有的被鉀離子和鈣離子等中和,所以酸味下降。

單寧在柿、李等果實未成熟時,由於細胞液中含有較多的單寧物質,所以有澀味。在果實成熟過程中單寧被過氧化物酶氧化成無澀味的過氧化物,或凝集成不溶於水的膠狀物質,而使澀味消失。生產上用乙烯利處理柿子,即可脫澀轉紅。

分類

果實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除前麵已經提到的,依果實來源與發育的不同,分為真果、假果、單果、聚合果和複果外,通常又根據成熟果實的果皮是脫水幹燥,還是肉質多汁而分為幹果與肉果。幹果成熟後是否開裂,又分為裂果與閉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