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底“鐵塔”
有時候,即使在平靜的海底也會遇上某種離奇古怪的事件——美國“愛爾塔寧”號海洋考察船上的研究人員在深海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奇異的海底“鐵塔”。
1964年8月29日,“愛爾塔寧”號海洋考察船航行到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多千米處拋錨停泊,按照南極考察計劃開始考察作業。考察人員計劃在這一海區將一台深水攝像機下潛到4500米深處,對這裏的海底狀況進行水下拍攝。
為此,考察人員把一台特製的水下攝像機安裝在一個圓柱形鋼製保護殼內,用電纜線將其係在考察船上。經過一天的考察,當攝像技術員在暗室中對當天拍攝的膠片進行顯影處理時,在一張膠片上意外發現了一個奇特古怪的東西,它跟其他膠片上拍攝的內容有著天壤之別。該膠片洗成照片後,清晰地顯示出一個頂端呈針狀的水下“鐵塔”,從“鐵塔”的中部還延伸出4排芯棒,芯棒與垂直的“鐵塔”呈精確的90度角,每個芯棒的末端都帶有一個白色小球——諸如此類的特征似乎使這個神秘的水下“鐵塔”顯得很像一部塔式電視發射天線。
研究人員借助電腦對這張水下神秘“鐵塔”照片進行分析和研究後認為,這座水下“鐵塔”是一種智能生物建造的。其實,它看上去並非固定在海底周圍環境的背景中。要知道,水下攝像機能拍到這一神奇的東西簡直是天大的幸運,因為海底如此浩渺無垠,況且水下攝像機已輸入電腦程序,它隻有間隔固定的時間後才開機拍攝。
1964年12月4日,“愛爾塔寧”號完成了考察使命,駛入新西蘭的奧克蘭港。考察人員將這張海底神秘“鐵塔”照片拿給一名采訪記者看。這名采訪記者問隨船的海洋生物學家托馬斯·霍普金斯:“這是什麼東西?”
霍普金斯回答說:“它當然不是海洋植物!在3500米深的海底根本見不到陽光,這意味著那裏不可能有光合作用,更不可能有植物存活,有可能是一種奇特的珊瑚類生物。可是,過去我們無論是誰,都從未聽說過這類生物。我不想說這座神秘的海底‘鐵塔’是人建造的,倘若這樣,會產生一個無法解釋的問題:人是以何種方式到達如此深的海底的?從照片上看,這一海底‘鐵塔’無論如何也不像是一種自然形成的東西。”
不久以後,新西蘭UFO研究者們把這張照片的複製品寄給從事月球遙控探測器指令研究的美國著名航天工程師霍尼,請他對此做出解釋。霍尼工程師憑借他多年的研究經驗認為,這個神秘的水下“鐵塔”是測量地球地震活動的傳感器和信息轉發器。而建造者並非別人,正是來自太空的外星人,他們借助安裝在最深洋底的這一地震傳感器和轉發器能更及時、更精確地將地震信息傳送給他們的外星同胞。與此同時,還將其傳送給世界各國的大地測量局。
如果霍尼工程師的這一推斷正確,便會出現這樣一種與事實不符的騙局:當世界各國政府獲得外星人的海底傳感器傳來的地震信息時,往往會否認其中有外星人的參與。
那麼,究竟是誰借助什麼技術手段將這個水下“天線”安裝在這人跡罕至的深海底的呢?
海洋形成之謎
地球剛誕生的時候,在它的表麵既沒有水柔浪細的河流,更沒有煙波浩渺的海洋。和宇宙萬物一樣,海洋也有一個形成、發展和消亡的過程。那麼,海洋最初是怎樣形成的呢?
首先說洋盆的形成。最初的假說是“冷縮說”,認為地球是從熾熱的太陽中分離出來的熔融狀態的岩漿火球。由於熱脹冷縮的原因,地球表麵冷得快而內部冷卻慢,於是外部與內部之間形成了愈來愈大的空隙。在地球旋轉的過程中,空隙上方的岩體由於重力作用下沉,形成了深陷寬廣的凹地,這就是最初的海洋。
還有一種假說是“分離說”。這種假說認為地球處於熔融狀態時,由於太陽的引力和地球自轉作用,一部分岩漿不翼而飛,形成月球,而地球上留下的窟窿便是太平洋洋盆。而且月球剛從地球分離出去時,地球發生強烈的震動,表麵出現巨大的裂隙,這就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最初的形成。
不過,這兩個假說對其後的研究和發現都不能做出正確的解釋,因此進入了“死胡同”,逐漸被人們所拋棄。
到20世紀初,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在閱讀世界地圖時發現大西洋東西兩岸的海岸形狀竟然可以像拚七巧板那樣拚合起來,像一塊完整的大陸,這讓他頓有所悟。1912年,他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設想地球上原來隻有一塊完整的大陸——泛大陸,被一片汪洋——泛大洋所包圍。後來,由於天體的引力和地球的自轉離心力所致,泛大陸出現裂縫,開始分裂和漂移。結果美洲便脫離非洲和歐洲,中間形成大西洋。非洲有一半脫離亞洲,南端與印巴次大陸分開,由此誕生了印度洋。還有兩塊較小陸地離開亞洲和非洲大陸向南漂移,形成了澳洲和南極洲。這個有趣的假說一經問世,立即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由於當時科學水平的限製,特別是大陸漂移的物理機理沒有得到解決,轟動一時的假設又很快了無聲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