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奇異的海洋生物(2)(1 / 3)

據傳說,當年的先知摩西把紅海海水分開,讓以色列人逃脫了埃及人的追趕。恰巧有一條小魚正在其中,一下子把這條魚分為兩半,變為兩條比目魚。這種身體扁平的魚,生活在紅海東北部的亞喀巴灣,平時總是悠閑地躺在海底,用身上那砂岩一樣的顏色和黑點隱藏起來,而誰會料到它竟然是鯊魚的“克星”呢?

經過解剖發現,豹鰨共有240個毒腺,這些毒腺分布在它的背鰭和臀鰭基部,每個腺體都有一個小開口,乳狀的毒液就從這裏分泌出來。一旦受到威脅,豹鰨能在敵人咬它之前,迅速分泌出致命的毒液來。這種乳狀毒液四處散發,形成10多厘米厚的防護圈,環繞於身體周圍,毒液的效果可以維持28小時以上。科學家還發現,這種毒液即使稀釋5000倍,也足以使軟體動物、海膽、海星和小魚在幾分鍾內死亡。把0.2毫升的毒液注射到老鼠體內,老鼠先是痛苦地抽搐著,兩分鍾後,就會一命嗚呼。

美國生物學家曾把一條豹鰨,放進養有兩條長鰭真鯊的水池中,試驗豹鰨的防鯊性能。一條鯊魚立即猛衝過來,張開血盆大口去咬豹鰨。突然,它使勁地搖著頭,扭動著身體,樣子痛苦萬分。原來,鯊魚被豹鰨分泌的乳白色毒液麻痹了,張著大嘴無法閉上。

盡管鯊魚凶猛無比,但對這種紅海豹鰨也隻能望而卻步。

1953年夏季,一個名叫瓊斯的澳大利亞潛水員,去測試一種新式潛水服性能。當他潛入大海深處時,一條5米多長的大鯊魚發現了他,並在離他5米左右的地方不停地遊動。

為擺脫大鯊魚的跟蹤,瓊斯決定向深海潛去,那條鯊魚也跟了過來。就在這危急時刻,從一條黑暗的海溝裏,突然鑽出來一個巨型灰黑色圓形動物。瓊斯借助潛水燈光看見,那是一個身體扁平的龐大怪物。鰭、眼、嘴一應俱全,就像一塊光滑的平板,搖搖晃晃地從海底浮上來。它大得出奇,看上去比世界上最大的藍鯨還要大得多。瓊斯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動物,嚇得目瞪口呆,不敢動彈。而素有“海中惡魔”之稱的大鯊魚一見到它,也立刻嚇呆了,停在水中一動也不敢動,似乎全身都變得麻木起來。那個大怪物遊過來,輕輕一蹭大鯊魚的表皮,大鯊魚就立刻痙攣起來,完全失去抵抗能力,被大怪物一口吞掉。吃掉鯊魚後,大怪物又若無其事地搖晃著肥大的身軀,沉到海底深淵去了。

幸運的瓊斯沒有被那巨大的圓形動物吃掉,他趕快浮出水麵,登船逃離了這片海域。海洋科學家聞訊後曾多方考察,均無所獲。這個吞吃鯊魚的深海怪物究竟是何物,至今仍是一個謎。

海洋巨蟒之謎

1851年1月13日早上,美國捕鯨船“莫儂伽海拉”號正在南太平洋馬克薩斯群島附近海麵航行。

“噢,那是什麼?”

“不是鯨!從來沒有看到過這種怪物啊!”

站在桅杆望的海員大聲驚呼起來。船長希巴裏聽到海員的喊聲急忙奔上甲板,舉起了望遠鏡:“唔,那是海裏的怪獸!快抓住它!迅速朝怪獸靠攏!”

緊接著,船上放下三艘小艇,船長親自帶著矛,乘上小艇,朝怪獸疾駛而去。

好一個龐然大物!隻見巨蟒身長足足有31米,頸部粗5.7米,身體最粗部分達15米。頭呈扁平狀,有皺褶。尖尾巴,背部黑色,腹部暗褐色,中央有一條細細的白色花紋,猶如一條大船,在海中遊弋。船員們驚呆了!

“快刺呀!”當小艇搖搖晃晃地靠近巨蟒時,船長聲嘶力竭地喊了起來。幾艘小艇上的船員一起奮力舉矛刺去。頓時,血水四濺,巨蟒突然受傷,在大海裏翻滾掙紮起來,激起了陣陣衝天巨浪。船員們冒著生命危險,與巨蟒進行了殊死的搏鬥。最後,巨蟒終於寡不敵眾,力竭身死。

希巴裏船長把海蟒的頭部切下,撒下鹽榨油,竟榨出十桶水一樣透明的油!但是,遺憾的是“莫依伽海拉”號在返航時船員遇難,下落不明。

不僅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甚至連非洲附近的海上也有許多人看到過巨蟒。

1827年8月,曾經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格洛斯特港的海麵上目擊海洋巨蟒的所羅門·阿連船長這樣敘述道:“當時像海洋巨蟒似的家夥在離港口130米左右的地方遊。這個怪獸長40米,身體粗得像半個啤酒桶,整個身子呈暗褐色。頭部像響尾蛇,大小同馬頭。在水麵上緩慢地遊動著,一會兒繞圈遊,一會兒直遊。巨蟒消失時,筆直鑽進海底,過了一會兒又從約180米遠的海麵上重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