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商品期貨概述(1 / 3)

商品期貨是期貨中最基礎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的曆史悠久,種類繁多。據統計,1987年世界上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共有35種,其中農產品有20中,包括玉米、大豆、小麥、稻穀、燕麥、大麥、黑麥、大豆粉、大豆油、糖、油菜籽、可可、咖啡、棉花、羊毛、豬肚、活牛、小牛、活豬;林產品有1種,木材;金屬產品9種,有金、銀、銅、鋁、鉛、鋅、鎳、鈀、鈾;石油化工產品5種,有原油、取暖用油、無鉛普通汽油、丙烷、天然橡膠等等。

現在世界上的期貨交易巳經形成了幾大中心。作為期貨交易發源地的美國芝加哥,現在依然在農產品交易中執世界各交易所之牛耳,而農產品期貨交易主要涉及到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和中美洲商品交易所。世界上的金屬期貨交易主要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和紐紐金屬交易所內進行。石油及其製品,木材產品期貨交易集中在紐約商業交易所內進行。我國的商品期貨交易所正在逐步形成過程中。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習者對各類期貨商品能有充分的認識。

第一節農產品期貨

農產品多年以來一直是期貨交易活躍的商品。目前,農產品期貨交易項目已經擴充至家禽、活畜、油菜籽、食品乃至紡織類商品,這是因為農產品在生產、儲存、加工和推銷過程中,價格曆來都是波幅變化較大,波動頻繁,使得農產品價格波動給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帶來巨大的價格風險。為了減少這種風險,期貨市場已被證明為行之有效的工具之一。

一、穀物期貨

(一)玉米

玉米期貨交易比較集中在美國,因為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其產量接近全球玉米產量的50%左右。玉米價格呈周期性的頻繁波動的,玉米現貨價格在收獲季節後的一段時間內最低,而在收獲季節的前一段時間內達到頂峰,呈周而複始的變化;玉米期貨價格也大致保持這一趨勢。雖然玉米期貨價格反映遠期預期價格,但收獲季節期貨價格也不會低於相同時期的現貨價格。美國玉米期貨市場價格,不僅受到國內因素影響,還受到其它國家比如巴西、阿根廷出口和一些其它國家進口的影響。另外,其它替代物的生產情況也將影響玉米期貨價格,比如小麥價格低於玉米價格,則小麥將用來作為玉米的替代物。還進行玉米期權合約交易。

(二)大豆(大豆油、大豆粉)

大豆期貨交易同樣集中於美國。美國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近60%,大豆是美國除玉米、小麥之後的第三大農作物和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大豆的價格受許多基本因素的影響。其中,在播種、生長和收獲季節的氣候條件是一個重要因素。大豆可以榨油、製成富含蛋白質的大豆粉,用途廣泛。一般說來,對整粒大豆需求有限,主要用於種籽或奶牛飼料,對於大豆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其加工產品大豆粉和大豆油上。由於大豆、大豆粉、大豆油的期貨交易同時存在,從而為農場主和加工者提供了保值的機會和進行套利的條件。

(三)小麥

小麥是世界最古老和最廣泛種植的農作物之一,也是美國主要農作物之一。由於小麥品種眾多,因此美國有很多期貨市場進行小麥的期貨交易。在CBOT進行的是軟紅冬小麥,其合約規定為5,000蒲式耳,標價單位是美分7蒲式耳,合同價格最小變動是0.25美分/蒲式耳,交割月份為3、5、7、9和12月。而在交易的軟紅冬小麥合約規定為1,000滿式耳,價格最小變動單位是0.125美分/蒲式耳,其餘均與合約條款相同,此外還進行期權交易。硬紅冬小麥在進行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除每日價格波動限製為25美分/蒲式耳以外,其餘條款與軟紅冬小麥期貨合約條款相同。春小麥在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進行期貨和期權交易,合約規定和CBOT內的期貨合約規定一樣。

對於貿易商,小麥是進行投機的一種很好的商品,因為一年兩季的小麥,在一個交易所內就有大量的機會,眾多的小麥交易所,提供了眾多的套期保值或期貨投機的機會。

(四)燕麥、大麥、黑麥和油菜籽

燕麥期貨交易在CBOT和加拿大溫尼伯穀物交易所WPG進行,期貨合約規定單位為5,000蒲式耳,最小價格波動為0.25美分/蒲式耳,每日價格波動最大限製為10美分蒲式耳,交割月份為3、5、7、9和12月;在從WPG內進行交易的燕麥合約規定為100噸,價格最小波動為10加分/噸,每口價格最大波動限製為10加元/噸,交貨月份同CBOT合約條款相同。由於燕麥價格波動比其它穀物小,其期貨交易不如別的小麥品種活躍。因此,對於新的貿易商來說,這裏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二、肉類產品

肉類期貨交易發軔於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它的交易曆史遠遠不如穀物期貨交易那麼悠久,直至本世紀60年代肉類產品期貨交易才大踏步發展起來。肉類期貨交易與穀物期貨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比較容易變質,比如凍豬肚就需要固定的冷凍措施,生牛和生豬籌需要喂養和清洗,而且其防疫和治療費用也是一筆開支。不過,豬肚、活牛和活豬的期貨交易的成功,說明了易腐爛、易變質商品的期貨交易的可行性。

(一)凍豬肚和生豬

凍豬肚是1961年9月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開始交易的,但直到1964年以後其交易才活躍起來。豬肚交易的價格波動較大,也較頻繁,這就吸引了大量的投機者。生豬是1966年2月份才開始在CME內進行交易的,在1973年,它已成為和豬肚一樣重要的商品。

活豬在CME內進行期貨和期權交易,此外,還在明尼阿波利斯交易所CME進行活豬期貨交易。活豬合約在CME中規定為3萬磅,價格最小波動為0.025美分7鎊,每日價格波動限製為1.5美分磅,交貨月份為2、4、6、7、8、10和12月;而CME內的活豬合約規定為1.5萬磅,其餘和條款基本相同。

(二)活牛和小牛

在CME內進行交易的有活牛和小牛,活牛是可以直接屠宰的牛,小牛是待育肥的牛。活牛期貨交易始於1964年11月,但直到1984年交易才活躍起來,並且在內開始了活牛期權交易,由於活牛的生產周期較長,從小牛生長到育肥再到出售,大約需三年時間,因此養牛人迫切希望通過期貨市場預期遠期價格,以獲得穩定的收益。在CME進行的活牛期貨期權交易,其合約規定為4萬磅,價格最小波動為0.025美分7磅,每日價格波動限製為1.5美分/磅,交貨月份為2、4、6、8、10和12月;在CME合約規定為2萬磅,其餘細節均與相同,的活牛交易居全美第一,CME合約張數為CME的1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