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遠離毒品(2)(1 / 3)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這一吸上,就把父母辛苦積攢的家業很快抽光,並最終斷送自己的性命。一些學生由於父母離異,家庭關係緊張,學習壓力大,師生關係不好,高考受挫,以及待業等不順心的事引起精神苦悶,情緒低落,試圖以吸毒麻醉自己。要知道,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導致青少年走上吸毒之路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方法不當或家庭環境消極。很多家長要麼對子女過於嚴厲,要麼過分溺愛放縱;家庭破裂,父母相互推卸責任;“上梁不正下梁歪”,家庭成員的不良行為影響等。社區環境也叫生活小環境。每個人都在一定的社區環境中生活,如果一個社區有一個“大煙鬼”,甚至幾個“大煙鬼”,經常與之一起活動的人就容易受到熏染,特別是行為不良和意誌薄弱的青少年,被引誘後會極易染上吸毒惡習。販毒分子為了牟取暴利,常將罪惡之手伸向無辜的青少年。他們提供毒品,毒具和吸毒場所,傳授吸毒的方法,采用各種手段極力引誘,哄騙和教唆青少年吸食毒品。青少年涉世未深,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較易受騙。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青少年唯一的選擇就是向禁毒和戒毒機構舉報自己周圍的販毒,吸毒者。

青少年應遠離毒品

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不會隻有陽光坦途,還會有磨難和挫折。青少年時代,隨著環境的變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困難以及挫折,這些經曆處理好就會成為相伴一生的財富。如不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排解的能力,就會處處麵臨困境,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加之受不良環境的影響,就有可能借助毒品尋求一種暫時的解脫和情感滿足。因此,青少年應該特別注意培養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增強抵禦毒品誘惑的能力和自覺性;從小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勞動技能,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利用一切機會充實和提高自己,全麵發展,為美好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第一,青少年隻有自尊,自愛,才能自立,自強。同學們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名譽,珍惜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美好前程,切莫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成長中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但隻要勇敢,堅強,堅持,也是不難克服的。一帆風順隻是一種理想,太順利的人生也不一定有意義。真正的勇士是敢於麵對挫折的人。第二,青少年的接受能力比較強,容易對新的事物產生興趣,在一段時間內迷上一件事情後,有時會達到忘我的程度。如果愛好能夠促進學習,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那麼應當保持這個愛好。有些學生時代的愛好與誌趣會對後來的人生道路產生影響,使青少年沿著這條路發展,成為某個領域裏的人才。但是,如果發現自己有了不良的興趣愛好,即使隻是一種傾向,也要堅決地把它消滅在萌芽階段,以免這種不良的興趣愛好越來越強烈,最後耽誤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毀了自己的人生。青少年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貪圖享受,不隨便品嚐陌生人的食物等。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以後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避開一些染上吸毒惡習的機會。第三,青少年不應有過多的欲望。宋代朱熹說:“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如果欲望過度,就容易被人利用,走上犯罪道路。另外,煙,酒也是成癮性物質,食用後能改變人的情緒,隨著服用時間的延長,使用者對它們也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而煙草中的尼古丁對人體的損害也早已得到充分的證實,引起全世界高度重視。為此,國際社會還把5月31日確定為“世界無煙日”。因此,青少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吸煙和吸毒往往僅差一步。不吸煙,不沾酒必須成為自己的生活準則。當前國內外吸毒者中,青少年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大多數青少年吸毒者是在同學,朋友的影響下,不自覺地嚐試毒品,染上毒癮的。初次嚐試,他們並不清楚毒品的危害有多大,並不清楚吸食成癮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當上癮之後,才發現自己將自己毀了,可是已經悔之晚矣。如果我們身邊有了吸食毒品的朋友,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少與之交往或不與之交往——失掉這樣的朋友沒有什麼可惜的。如果與之糾纏不清,就可能帶來十分可悲的結局。要學會對他(她)的教唆,引誘說“不”。特別是當他們以朋友的麵目出現,勸誘你“嚐一口”,並向你吹噓吸毒可以解脫煩憂,享受快樂時,你更要當心,切不可抱著。嚐一口沒關係。的僥幸心理,要堅決地,毫不猶豫地加以拒絕,隻有這樣才能避免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第四,不要去複雜場所。所謂複雜場所是指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可能聚集的地方,如歌舞廳,賭場,遊戲室等。由於青少年學生處於一個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有較強的好奇心,如果有機會就會進入社會上的一些複雜場所去看個究竟,體味一下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其實,這樣做是極其危險的,當一個中學生出現在與他年齡不相稱的複雜場所時,不但容易被一些光怪陸離的表麵現象所迷惑,也很可能成為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攻擊和下手的目標。青少年的好奇心表現在對新事物的求知欲望方麵。毒品到底是什麼樣的?是不是有意思?為什麼大家都說它不好呢?為什麼有的人那麼沒出息,吸了毒以後就再也擺脫不了呢?如果我也嚐試一下,會不會上癮呢?這些心理活動是許多在戒毒所的青少年朋友痛定思痛後總結出來的,他們的結論是一致的。因此同學們應當把過分的好奇心轉化到學習和健康有益的活動上去,千萬不要通過親身體驗去感受什麼叫毒害猛於虎,讓毒瘤把自己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