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賭氣走極端是逆反心理的具體表現,許多學生誤入毒途,都是因為賭氣,因為一念之差。因此,客觀冷靜地思考家長和老師的勸導,克服衝動和逆反心理,是保證自己少走或不走彎路的基本前提。
青少年戒除毒品
我們青少年在沒有知識和社會經驗的前提下,沒有抵擋住社會壞人的誘惑不經意沾染了毒品,怎麼辦呢?首先我們不要慌張,要把事實真相告訴家長與老師,以便取得家長與老師的幫助。其次立即停止毒品的吸食,斷絕和毒販的一切往來。但是,如何有效戒除因吸毒而帶來的危害以及如何擺脫毒癮發作是我們後麵要麵臨的問題,因為人對毒品的依賴性很強,隻有有效擺脫對毒品的依賴,做到永不複吸,才算是真正意義上戒除了毒品。在這裏我們總結了戒除毒品的六不要:
(一)不要迷信“特效藥”。記住,世上永遠沒有所謂的“特效藥”,那些打著百病包治的幌子的藥絕對是騙人的。由於海洛因依賴者在脫毒治療後複吸率高,患者及家人便希望有一種能徹底根治毒癮的特效藥,於是許多人費盡心思挖掘古方,近年來常有“秘方成功”之傳說,使江湖遊醫大發其財。把戒毒的希望寄托在特效藥上是錯誤的,因為藥物依賴者需要調整的是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對這一點,藥物是無能為力的。隻有樹立堅強的不再複吸的堅強信念,堅決和毒品斷絕一切來往,方是戒毒成功的根基。
(二)不要盲目聽信傳說。常聽前來戒毒的患者說:某某地方有一種脫癮的針,注射後就會出現一些四處摸索的動作,說是在尋找注射空針,藥物,是在發藥癮,藥癮一過,身體裏的毒就沒有了。還有人說某種理療方法可徹底根治毒癮,還有的人認為換血後可以根治等等。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沒有科學道理的。由於大多數吸毒者都有多次戒毒失敗的經曆,常常四處求醫,容易輕信傳說。要相信科學,既然已經吸食了毒品,就要分析毒品的危害,依據科學知識,對症用藥。聽信謠傳,造謠惑眾,隻能害人害己,把最佳治療時機給耽誤了,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大的傷害。
(三)不要放縱自己。很多戒毒後的人均因放縱自己而成為複吸者。有人認為,吸一口不會上癮;有的人則對自己說,吸最後一口就再不去碰毒品,與毒品徹底決裂。這些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戒毒後絕對不能再去碰毒品,哪怕是一口也會使此前所有的努力功虧一簣。一切都沒有最後,所謂的最後一口就是吸食毒品新的起源,所謂的最後一口就是前次戒毒的延續,所以,不要抱著任何僥幸心理吸食最後一口。很多吸毒者也知道毒品的危害,也深受毒品的危害,就是因為管不住自己才最終導致滅亡的,我們要永遠記住,不要吸食最後一口,不要放縱自己。
(四)不要亂投醫。有資料證明,戒毒成功率的高低除了與社會支持,家庭關懷,良好的自製力和決心相關外,還與醫生的醫德,技術有關。戒毒者最好到正規的戒毒中心去治療,一來可以得到國內比較先進的治療藥物和先進的治療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時發現戒斷反應中的並發症。在利益的熏陶下,社會上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所謂“戒毒機構”,“戒毒研究所”等眾多機構。我們不能否認,的確有一些“戒毒機構”對戒毒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為數很多的機構為了獲取巨大的商業利益,置病人生死於不顧,盲目用藥,使用廉價藥物,使一些本來能迅速治好的疾病更加複雜化了。所以一旦我們沾染了毒品,一定要到國家正規醫院,戒毒機構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