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遠離毒品(4)(2 / 2)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五十五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並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

第五十六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通知監護人到場。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應當保護被害人的名譽。

第五十七條對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應當與成年人分別關押。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應當對其進行義務教育。

解除羈押,服刑期滿的未成年人的複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第五十八條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網絡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圖像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五十九條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與犯罪行為的預防,依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執行。

法律責任

第六十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責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對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人進行打擊報複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六十二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製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三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十四條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凶殺,恐怖,賭博等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絡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第六十五條生產,銷售用於未成年人的食品,藥品,玩具,用具和遊樂設施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標明注意事項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六條在中小學校園周邊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的,由主管部門予以關閉,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入標誌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七條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標誌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第六十八條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六十九條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第七十條未成年人救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職責,或者虐待,歧視未成年人,或者在辦理收留撫養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一條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或者組織未成年人進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附則

第七十二條本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