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一個勤奮者的時間表(1 / 1)

上午:

6:30讀書:30後喝咖啡入廠(由宿舍到工廠需走一刻鍾:00~11:30做工中午:

12:00午餐:30~1:00閱讀下午:

5:00做工:30~6:00晚餐晚上:

9:00讀書:30後睡覺這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若飛同誌1920年在法國勤工儉學時,給自己訂立的一張作息時間表。這時的王若飛同誌是個24歲的青年。他從少年時候起,就心懷偉大抱負,腳踏實地地進行學習和工作,把一切可以擠出的時間,都用來探求知識,追求革命真理。他從自己的親身經曆中,深感時間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事業的至關重要,他經常把“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格言,當作座右銘來鞭策自己擠時間學習。

若飛1920年到法國勤工儉學,是在一家鋼鐵廠當學徒,每天要幹8個小時的繁重工作。當時那樣的勞動強度,許多人都感到緊張勞累,工作結束後他們多麼需要休息啊!何況又有異國他鄉的景物古跡,音樂大廳的典雅樂曲,各式各樣的娛樂場所可以消磨業餘時間,以放鬆精神和恢複疲勞後的體力。然而王若飛同誌,卻從不讓娛樂和遊蕩占去一刻寶貴的時間,他惜時如惜金,見書如見寶,隻有學習和工作對於他才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隻要計算一下他的作息時間表,就會發現,他連起床後的一個小時、午飯後的半個小時都用作學習,每天硬是擠出了四五個小時的業餘時間來自學。不僅如此,王若飛同誌還利用更多的業餘時間,進行了大量的革命工作和社會活動。他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經常演講在會議上,寫作在閣樓間,奔跑於同學之中,積極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團結廣大愛國同學,為追求真理和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而忘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