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民族魂——魯迅(1 / 1)

魯迅先生的成功,有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珍惜時間。

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

關於時間,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魯迅先生12歲時,在紹興城的“三味書屋”讀私塾,父親不幸患了重病,臥病在床,兩個弟弟還年幼。

因此,他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鋪,還要幫媽媽幹家務事。這樣,他整天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

有一天,魯迅在家幫媽媽多做了點事,結果上學遲到了。

嚴厲的老師狠狠地責罵了他一頓,魯迅挨了批評,心中自是有很多的委屈。

但他並沒有和老師辯解什麼,也沒有埋怨自己家世悲慘,他知道老師的嚴厲是對自己的負責和督促。

誠懇地接受批評後,他決心把以後的時間合理安排好,不再因為做家務或其他的事而遲到了。

於是,魯迅用小刀在書桌的右下角,正正方方地刻了一個“早”字,提醒和鞭策自己珍惜時間,發奮學習。

至今,這個“早”字在魯迅故居裏還看得到。

這件事情,深深地影響了魯迅。他的一生都是在與時間賽跑。

他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擠,總是有的。”

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起床以後,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又開始工作,一直到吃晚飯的時間才走出工作室。

為了趕稿子,他可以晝夜工作,實在困了,和衣打個盹兒,醒來泡杯濃茶,抽根煙,又繼續工作。

也因為這樣夜以繼日地工作,他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魯迅先生視時間如生命是眾人皆知的。

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工作狂,也知道他習慣以各種形式來鞭策自己珍惜時間。

比如他在書屋的牆上掛著的一副對聯,就是他親手寫的偉大詩人屈原的詩句。

上聯是:“望崦嵫而勿迫”(看見太陽落山了還不感到急迫),下聯是:“聽鸕鵜之先鳴”(怕的是聽到杜鵑最早的啼叫)。

每每工作疲憊,他就會看看這副對聯,然後就會精神大振,又一頭紮進工作中去。

在那動蕩的歲月裏,一代文學巨匠拿著他的武器--筆一路走來,翻譯了眾多國外極具影響力的作品。同時,還創作了如《狂人日記》等等無情抨擊封建統治的佳作,影響了當時中國一代青年人,激勵著人們不斷去奮鬥,引導著他們邁開腳步走向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