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言語興邦強己(4)(1 / 2)

◎故事感悟

吉鴻昌是真正的愛國主義者,他的所有言行都在體現著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有的行為。麵對侮辱,他自豪地喊出“我是中國人”;麵對惡勢力,他義正詞嚴,痛斥醜行;麵對死亡,他依然堅信理想,為革命高呼。

◎史海擷英

吉鴻昌積極抗日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後,吉鴻昌聞訊立即回國,並秘密與中共華北政治保衛局聯係。不久,他便整理出版了《環球視察記》,借以抒發他憂國報國的熱情。

同年4月,吉鴻昌在北平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真正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按照黨的指示,吉鴻昌到湖北黃陂、宋埠一帶召集舊部策劃起義。起義失敗後,他又趕赴泰山動員馮玉祥出山組織武裝抗日。在此期間,吉鴻昌變賣自己的家產6萬多元,用來購買武器裝備,積極聯絡各地抗日的零散武裝,做好了起兵抗日的準備。

1933年5月26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依靠蘇聯的武器支援,並集合了東北義勇軍,在張家口正式宣布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二軍軍長,旋任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偽軍進擊。在收複康保、寶昌、沽源等城池後,吉鴻昌又指揮部隊向多倫進攻。經過五晝夜的血戰,7月12日終於收複多倫。吉鴻昌帶領部隊收複察北四城,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誌。

◎文苑拾萃

祭吉鴻昌將軍

李爾格

男兒年少多英武,壯誌彌天抵外辱。

遍點春秋多少事,腰佩吳鉤震胡虜。

童第周海外爭光

◎個人曆史是由自己的言行寫成的。——楊獻珍

童第周(1902—1979年),浙江省鄞縣人,我國卓越的生物學家、教育家、中共黨員。生前曾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他是卓越的實驗胚胎學家,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

童第周出生於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小山村中裏。小時候,貧困的家庭生活環境使他沒有錢進學校讀書,隻能在家裏邊做農活,邊跟著父親學點文化。直到17歲,童第周才在二哥的幫助下,進了寧波師範預科。可是,第一學期考試成績總平均分沒有及格,學校讓他退學或降級。經過童第周的再三請求,學校才勉強答應讓他試讀半年。童第周發誓,一定要把成績趕上去。

憑借頑強的毅力,童第周刻苦學習,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進入上海複旦大學後,他更加勤奮學習。臨近畢業時,童第周已經成為生物係的高材生了。

1930年,童第周在親友們的資助下,遠度重洋,來到了北歐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在歐洲著名生物學者勃朗歇爾教授的指導下,童第周在這裏研究胚胎學。在那裏他發現,有些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總是抱著一種藐視的態度,說“中國人是弱國的國民”。和他同住的一個洋人學生甚至公開說:“中國人太笨了。”聽到這些,童第周感到十分憤怒,就對那個洋人說:“這樣吧,我們來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看誰先取得博士學位。”

童第周憋著一股氣,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誓言:“中國人不是笨人,應該拿出東西來,為我們的民族爭光!”

研究胚胎學,經常要做卵細胞膜的剝除手術。有一次在做實驗時,教授要求學生們設法把青蛙的卵膜剝下來。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手術,青蛙卵隻有小米粒般大小,外麵還緊緊地包著三層像蛋白一樣的軟膜。因為卵小膜薄,手術隻能在顯微鏡下進行,所以許多人都失敗了。他們一剝開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給撕破了。隻有童第周一人不聲不響地完成了這項實驗任務。

勃朗歇爾教授知道後,特地安排了一次觀察實驗,把學生們都找來看童第周的實驗。實驗開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顯微鏡前,熟練地操作著。在顯微鏡下,他先用一根鋼針在卵上刺一個小洞,於是脹得圓滾滾的青蛙卵馬上就鬆弛下來,變成扁圓形的,然後再用鋼鑷往兩邊輕輕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從卵上順利地脫落下來了。童第周做得又快又利落。

同學們都擁上去祝賀童第周,勃朗歇爾教授也十分激動萬分,這是他搞了幾年都沒有搞成的項目啊!他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連聲稱讚:“童第周真行!中國人真行!”童第周剝除青蛙卵膜手術的成功,一下子便震動了歐洲的生物界。

四年之後,通過答辯,比利時的學術委員會決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學位。在榮獲學位的大會上,童第周激動地說:“我是中國人,有人說中國人笨,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至少可以說明中國人絕不比別人笨。”

在場的教授們都紛紛點頭,有的還向童第周伸出了大拇指。而那位洋人學生卻一篇論文也沒有,更談不上當博士了。

還有一次,九一八事變後,正在比利時留學的童第周心情無比沉重地坐上了一輛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