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奇童出世(1 / 1)

古老的黃河,源遠流長。它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華夏悠久曆史的見證。我國西漢時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司馬遷,就是誕生在黃土高原、黃河之濱的一顆文化巨星。

在陝西省韓城縣北,有座龍門山,矗立在黃河兩岸,斷崖絕壁,相對如門。龍門,又名禹門。相傳為大禹導水所鑿。黃河在此處水流湍急,奔騰咆哮,氣勢十分壯觀。

據說每到開春季節,黃河下遊成群結隊的鯉魚逆流而上,來到龍門之下。成千上萬條鯉魚不顧傾瀉而下的激流,紛紛拚盡全身力氣,從瀑布裏飛身躍起,期望躍過龍門。那景象在陽光的照射下十分壯觀。傳說一旦有條鯉魚幸運地躍過了龍門,就會化作禦風乘雲的神龍。所以不管黃河的激流多麼洶湧,總有無數鯉魚拚盡生命的力量猛然一跳,哪怕跌落在激流中粉身碎骨也不畏懼。這就是“鯉魚跳龍門”的神話故事。

◎史官:在古代,天子的侍從有卜史巫咒。史,就是記事的人,他們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也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古代記事的史官是公正無私的。

龍門山南的芝川鎮,有一戶姓司馬的讀書人。司馬家族的祖先曾是周代的史官,現在的戶主叫司馬談,他以耕田種地為生,但不同於一般的普通農民,他仍然保持著祖上讀書研究學問的家風,有從事史學工作的美好願望。他為人勤奮好學,曾拜著名的天文學家唐都為師,學習天文知識。還跟隨著名的黃老學派學者黃生,進修道家的哲學思想。現在,他雖然地位低微,但已是一位有名的學者。

司馬談的妻子名叫“太史慈”,人長得不算漂亮,甚至可以說有點醜,但很聰明,而且善解人意,所以深得知識淵博的司馬談的喜愛。

公元前145年,太史慈懷孕了,司馬一家很是高興,孩子還沒有出生就在心裏給孩子取好了名字——遷。

有一天,太史慈做夢夢見了天上的星星在眨著眼睛跟她說話,說了什麼卻聽不清楚,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司馬談,夫婦倆更是高興,心想,孩子肯定不是一個普通的人。

秋天的一個午後,司馬談正在後山讀書,一個鄰居大喊著朝他跑來了:“快回家,你妻子要生了!”噢,孩子要生了!司馬談一躍而起,顧不上撿起掉在地上的他心愛的書,一路飛奔回家,白白胖胖的兒子已經出生了!想到自己做父親了,司馬談心中的喜悅無以言表。

這個孩子很奇怪,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喜歡讓父親抱,還抓奪父親的書和筆,拿在手裏不肯放鬆。

夫婦倆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想兒子長大了肯定也是個讀書人,保持祖上傳下來的優良門風。

司馬遷生性好奇,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各種事物的興趣。家裏隻要來了客人,他就會坐在父親身邊,聽他們談論新鮮而有趣的談話。司馬談也十分重視兒子的啟蒙教育,從兒子懂事起,就把家族的曆史講給他聽,還講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他們有趣的故事,這在司馬遷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啟發了他對曆史的喜愛。

父親走親訪友時,喜歡把司馬遷帶上,讓他增長見識;春天掃墓祭祀時,小小的司馬遷也跟著父親走在祭掃的人群裏;農閑時候,司馬談把自己的思考心得和學習體會構思成文,用刀一筆一畫地刻寫在竹簡上,用繩子把竹簡串起來,就成了一篇文章。

司馬遷好奇地守在父親身邊,看著父親辛苦而認真地工作,感到那是多麼有趣而神奇的事情。他不發出一點聲音,生怕打擾父親。司馬談從兒子幼稚而聰慧的眼神裏,看到了他幼小的心靈充滿了好奇和渴望,便開始教他讀書認字。

司馬遷記憶力不錯,注意力集中,一教就記住了。司馬談感到很高興。從此,空餘時間就教兒子識字讀書,成了司馬談的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