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讓生活在思考中沸騰(14)(1 / 3)

本傑明·富蘭克林常對人說起他童年的一件小事:

有一天清晨,我家門口來了一個男人,肩扛一把大斧。他見到我,便和氣地說:“你好啊,小夥子,請問你家有磨刀石嗎?”

“有啊,先生。”我據實回答了他。

“你真是個好小夥子,”他又說,“我可以借你家的磨刀石磨磨斧頭嗎?”

“當然行呀。”聽了他的客氣話,我爽快地答應了。

他摸摸我的頭,又問:“你多大了?叫什麼名字?我知道,你準是個好孩子!你肯幫我把斧頭磨上幾分鍾嗎?”

聽了他的奉承話,我高興極了,便使勁地幫他磨起斧頭來。他的斧頭又鏽又鈍,而我卻磨得十分賣力,手磨酸了,上學的時間也快到了,但斧頭卻才磨好一半。

等到斧頭終於磨好,不料這個男人卻突然粗暴地對我說:“喂,你這個懶蟲,難道想逃學嗎?還不快跑!你手腳不能快點麼!”

當時,我真是氣極了,我為他幹了一早晨的力氣活,得到的報酬,竟是挨他一頓臭罵。

這件小事,我一直都未忘卻,直到現在,當我聽到別人的恭維,就會回想起當年這個扛斧頭的男人,回想起他的那番奉承話來。

警惕不明不自的事

◎文/佚名

不明不白地處理事情會把一切都弄得一塌糊塗。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性和獨立性,要避免模棱兩可的事情。

克朗基特小時候住在豪斯頓。一天,他在一家雜貨店看到一塊手表,這塊表的價格是一美元。由於他沒有錢,而且也不可能很快就籌集到一筆錢,於是問店主能不能先把這塊表給他,以後再分期付錢。店主同意了。

第二天,克朗基特偶然對母親提起了這件事,母親表示堅決反對他的這種做法。在她看來,他利用了別人的信任。她把錢付給店主後,回家來找兒子。

“難道你不明白嗎?”她說,“你想買一塊手表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你完全不明白該怎樣掙這筆錢。盡管這裏麵不存在撒謊和欺騙,可是在這個事情上你顯得太輕率了。這是一件不明不白的事。孩子,你應該注意:不明不白地處理事情,結果會把事情弄得一塌糊塗。”

母親把手表拿走了,直到克朗基特能夠掙到這筆錢,才能從她那兒把手表買來。

多年來,克朗基特一直記著母親的教誨。作為新聞評論員,他必須始終警惕著不明不白的事情。對半真半假的報道避而遠之,對聽來很真實卻又有聲有色的故事置若罔聞。

一次,一些投機商願意給克朗基特一大塊土地,他們沒有建議他在廣播中談論他們的資產,隻是讓他報道他在他們的地區擁有土地。但是克朗基特認為這是一件不明不白的事情,所以,拒絕接受他們贈給自己的土地。

數學史上的一宗冤案

◎文/佚名

以誠待人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不看對象,不講原則,不保護自己的根本利益。

在以科學家的名字命名其發現的公式和定律中,數學上的“卡爾丹諾公式”命名是一宗冤案。

在中世紀的意大利,人們很喜歡在街頭打數學擂台:擺上一張桌子,數學鬥士各向對手交出一批題目,先解答的就是優勝者。因此培養了一批有才華的數學家,出身寒微而自學成才的數學家尼古洛·塔爾達利亞,就是其中的一個,獲得了“不可戰勝”的榮譽。

一次,他接到平庸的大富翁費奧裏的挑戰書,並從朋友處得知,費奧裏向一位教師買到了三次方程的一種秘密解法。他為尋找一個新解法琢磨了三天三夜,終於又獲得了一次勝利。

這時,有一個名叫卡爾丹諾的科學騙子,狂妄宣稱他有四萬項發明,隻有三次方程的解法才是他惟一的未解之謎。在他的甜言蜜語哄騙下,誠實的塔爾達利亞將解題的秘密告訴他。想不到,幾天後,卡爾丹諾發表了一篇論文,將三次方程法新解法說成是他的發現。當塔爾達利亞向這個欺世盜名的壞蛋提出挑戰,竟被這個壞蛋收買的暴徒殺死了。從此,這位“不可戰勝”的數學鬥士不僅在擂台上消失了,他對三次方程法的新解法也被不公正的曆史記載歪曲了,至今在許多數學著作中,仍稱為“卡爾丹諾公式”,成了數學史上的一宗大冤案。

馬克·吐溫的槍法

◎文/佚名

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不違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必要的時候可以適度撒謊和吹噓。

1864年4月,《企業報》老板古德門要到舊金山去度假,便任命馬克·吐溫為他離職期間的代理主編,工作之一是撰寫社論。馬克·吐溫靠《美國百科全書》勉強應付了幾天。後來他苦於沒有題材可寫,便照當時流行的辦法,在社論裏對筆墨官司的老對手——《弗吉尼亞聯合報》的老板萊爾德進行猛烈的攻擊。萊爾德也用同樣尖酸刻薄的文字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