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讓生活在思考中沸騰(15)(1 / 3)

鱷魚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也是一種很凶猛的動物。它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裏,隻是偶爾爬上岸來休息一下,它平時很安靜,安靜得讓任何動物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別以為它在睡覺,也別以為它是害怕敵人的侵襲,它那是在偽裝,它躲在草叢裏的時候,是最清醒的時候。隻要發現獵物,它就會在無聲無息間遊過去,突然將獵物殺死,速度快得令人難以想像。

鱷魚可以潛在水下一個小時而不被淹死,這有利於它遇到體形龐大的獵物時可以在水下搏鬥一番。一旦被鱷魚咬上,動物就要拚命掙紮。這時,鱷魚會在水裏不停地翻滾,一般的動物是經不起鱷魚這樣翻滾的,隻要翻上幾圈或者幾十圈,就是再凶猛的動物也被折騰得沒氣了。因此,鱷魚得了個天生獵手的稱號。

在歐洲一個淡水湖裏生活著大約300條鱷魚,有40多年研究經驗的美國鱷魚專家格林特姆考證,鱷魚能活70多年,並且每年都在生長,體重也一年年地增加。但是,格林特姆有一天卻奇怪地發現,有一條鱷魚竟被樹藤勒死了。這一發現讓格林特姆吃了一驚。後來推斷出,鱷魚在捕食一隻鳥時,一口咬到了樹藤,但鱷魚以為自己咬到了鳥,在撕扯不動時,它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在水裏不停地翻滾,長長的樹藤隨著鱷魚的翻滾將它越纏越緊。鱷魚終於動彈不得了。

格林特姆通常用一根穿著魚鉤的絲線來捕捉鱷魚,因為鱷魚皮是由幾層纖維組成的,很結實,魚鉤一旦掛在皮上,鱷魚就很難脫身。鱷魚遇到一時難以征服的獵物時,總會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它的身子很快便被絲線纏住了。鱷魚沒想到格林特姆正是利用它的看家本領將它輕易地捉住了。

野鴨子也是列隊飛行

◎文/佚名

一個人可以適當保持自己的個性和享受一定自由的空間,但是,不能忽視必要的約束和紀律。

IBM的創始人華特生的兒子小華特生,常常給員工講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酷愛自然的人每年十月間都要去看野鴨南飛的景觀。有一年,他大發慈悲之心,帶了一大袋飼料,到那裏的池塘邊去喂鴨了。沒有多久,有些野鴨不再費事大老遠地向南飛,就在他喂食的池塘裏過冬。後來這些鴨子越來越少飛了,三四年之後,它們變得又肥又懶,根本就飛不起來。

講完這個故事,小華特生說:人可以很容易地馴服野鴨,但要把馴服的鴨子再變成野鴨子就很困難了。小華特生進一步說明:“馴服了的野鴨子就哪兒也去不成了。”

小華特生把這個故事在IBM翻來覆去地說,他希望員工能領會逸出常軌的人也會有特殊的價值,在以保守和整齊劃一出名的IBM,亦能有雅量容納桀驁不馴的好漢,才能成大事。

然而有一次,小華特生講完野鴨的故事,一個員工忍不住告訴小華特生:“就連野鴨子也是列隊飛行呢。”這句話很快就變成野鴨故事的一部分,因為他道出更深一層的意思:即便是“野鴨子”也要有一定的約束與認同感,即朝著同一個方向走。

罕見的大鱸魚

◎文/佚名

一個人在任何場合都要保持良好的道德,“慎獨”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佛拉11歲時,一有機會就到湖中小島上那小木屋旁釣魚。

一天,他跟父親在薄暮時去垂釣,他在魚鉤上掛上魚餌,用卷軸釣魚竿放釣。

魚餌劃破水麵,在夕陽照射下,水麵泛起一圈圈漣漪;隨著月亮在湖麵升起,漣漪化作銀光粼粼。

魚竿彎折成弧形時,佛拉知道一定是有大家夥上鉤了。他父親投以讚賞的目光,看著兒子戲弄那條魚。

終於,佛拉小心翼翼地把那條精疲力竭的魚拖出水麵。那是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趁著月色,父子倆望著那條煞是神氣漂亮的大魚。它的腮不斷張合。父親看看手表,是晚上10點——離釣鱸魚季節的時間還有兩小時。

“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他說。

“為什麼?”佛拉很不情願地大嚷起來。

“還會有別的魚的。”父親說。

“但不會有這麼大。”佛拉又嚷道。

他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沒有漁舟,也沒有釣客。他再望望父親。

雖然沒有人見到他們,也不可能有人知道這條魚是什麼時候釣到的。但佛拉從父親斬釘截鐵的口氣中知道,這個決定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他隻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唇上取出魚鉤,把魚放進水中。

那魚擺動著強勁有力的身子沒入水裏。佛拉心想:我這輩子休想再見到這麼大的魚了。

果然不出所料,那次以後,佛拉再也沒釣到過那個晚上釣到的那麼棒的大魚了。可是,這條大魚一再在他的眼前閃現——每當他遇到道德課題的時候,就看見這條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