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三朝是非付茶閑,一朝悲恨由閨怨1(2 / 3)

“嗨!爺們兒由得風蝕雪浸日曬雨淋鳥啄狗啃雞刨蟲叮化作草木歸於大地幹幹淨淨地去吧。”重髯漢子歎了口氣。

“得。”尖臉長身的一歪腦袋。這三人不再多言,架住那瘦形漢子,起身便走。四條人影徑向月影深處投去。密密紮紮的林子裏,卻剩下一具屍首橫暴野外,淒風拂過,徒有長草輕曳。

這幾個人都是從北京來的錦衣衛高手。他們一行共是十人。這十個人俱是紫禁城中錦衣衛裏的佼佼者,與另外八個奔赴山東即墨的錦衣衛高手,並稱“京師十八羅漢”。那重髯漢子叫作鐵雲飛,原是八卦刀門出身,早年中過武舉,本事非凡。他人雖生的粗魯,心思倒十分細密。“京師十八羅漢”裏最屬他文武雙全。那尖臉長身的漢子叫作賈長嘯,一身藝業出於關西鷹爪門。他平素以出手狠辣聞名。另一個國字臉的叫作房德坤,很會使暗器,曾是唐門弟子。之前放鏢留人的就是他。至於剛剛死在道邊的那人,北京城的武官們都叫他何老鬼。這人武功最高,一雙肉掌、一套輕功,橫行京冀武林二十年,沒遇著過對手,不想卻死在這瘦形漢子的手裏。

錦衣衛是明朝時期設立的、由皇帝親自統禦的情報特務機構,全名“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其功能在於侍衛內廷,並掌巡查緝捕、處刑斷獄之職,而“恒以勳戚都督領之,恩蔭寄祿無常員”,其統領慣稱作都指揮使。錦衣衛侍衛悉著飛魚服、佩繡春刀,宿衛、儀仗,可見其威武整肅。而密緝暗省,乃衣便服,形容與市井販夫走卒無異。至於民間巷議風聞,悉能為其所掌。另者,錦衣衛侍衛各個武藝高強,能飛簷走壁,能通諸般軍器;其中多是武林名家子弟出身。至明末,錦衣衛還配給火器,堪為裝備精良。錦衣衛機構設在北京、天津兩處,地方各省、府都布有其秘密辦事機構。錦衣衛本是與刑部、都察院及大理寺相互獨立的刑事機關,“凡承製鞫獄錄囚勘事,偕三法司。”是以,其刑獄之權,常在“三法司”之外;而所斷之罪,不依律條,獨奉密詔。至於暗殺、刺探等執事,又與“東廠”相同。是故,民間合稱錦衣衛與東廠為“廠衛”。而嘉靖、萬曆兩朝後,錦衣衛多阿附閹黨,其沆瀣一氣、狼狽為奸,自不必細言。特別是天啟年間,因皇帝無為,魏忠賢弄權,錦衣衛實際上已由宦官把持。

那瘦形漢子叫作褚君寶。他本是禦林軍官,卻因明朝三大懸疑要案之一的“梃擊案”而被牽連其中,三司會審後,斷了個死刑。本等著秋審過後,死刑複核了,再就地正法。誰料,他不知如何竟從刑部的死刑大牢裏逃了出來。之後,朝廷遣出十大錦衣衛追蹤,一路循著線索,查到了江西。後來在一座酒樓裏遭遇。雙方一場惡鬥,褚君寶仗著武功卓絕和機智,竟然連斃七名大內高手。但也由此受了重傷。

褚君寶因是“梃擊案”中的要犯。是案關係重大,不止牽連朝野間浙黨、楚黨與東林黨各官宦集團之間的利益紛爭。更牽係到皇家冊立太子的“國本之爭”。這裏麵的文章,重疊繁複,曲折詭譎,非一言能盡。以致其後另兩宗懸案相繼發生,三案相並,成為明末內廷第一等懸疑。後魏忠賢印發《三朝要典》,顛倒黑白,罪名反指東林黨。且說:

“梃擊案”發生在萬曆四十三年。原來,大明萬曆皇帝“神宗”朱翊鈞當年立儲東宮,依著立長立賢的規矩,立的是長子朱常洛作太子。然而據野史謠傳,這位太子朱常洛來曆稀奇,卻是神宗皇帝朱翊鈞臨幸宮女所生。是以,神宗皇帝很不喜歡這位出於偶然而降生於世的兒子。朱常洛當了三十九年太子,便遭了神宗皇帝三十九年的冷遇。這太子之位,坐的真是風雨飄搖,朝夕不保。加上神宗皇帝寵幸鄭貴妃,一心喜愛幼子福王朱常洵。所以,神宗晚年,便有更立太子之念。所幸,得賴眾大臣保本力爭,誓死抗諫,才保住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

但是鄭貴妃一心隻想要自己兒子福王做太子,將來好當皇帝。是以儲位之爭一日未停。便是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下,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天晌午,太子東宮中忽然闖進一名刺客,那人手持棗木棍,竟把護衛東宮的侍衛打死。後在一眾太監的圍擊下,才擒住了刺客。這便是“梃擊”的由來。然而,“梃擊案”的蹊蹺在於,刺客被拿住後,竟然瘋瘋癲癲。案犯名叫張差,本是尋常農戶。如此身份,如何能夠輕易進入太子東宮?刑部主審又是誘逼又是拷問,竟始終問不出個結果來。而案犯張差,觀其言語舉止,與瘋人無異。而該案主審官員恰係**重臣,遂逼案犯供認為鄭貴妃手下太監龐寶、劉成主使。瘋子張差渾渾噩噩地就在主審官擬好的供詞摁上了手印。於是,刑部將龐保、劉成下獄。之後三司會審,將二人斷為主謀。張差判了淩遲。當時值班戍衛太**的便有褚君寶在內,結果被指摘為內謀,亦判作死刑。

然而這個案子裏,那瘋子刺客張差竟瘋言瘋語,從口裏連番供出了無數朝廷大臣,上到六部侍郎,下到在京四品,俱是各部要員。一樁案子竟然牽出的官員是越來越多,牽出的人的官階是越來越大。然而,一個獵戶如何能識得這些朝中大臣的名字?這就是最蹊蹺詭譎之處。是以後黨大臣和力保太子的諸臣子紛紛攻訐對方為幕後主使。一時間,朝野震動,政局混亂不堪。而神宗皇帝昏庸糊塗,最是個蟬翼為重、千鈞為輕的人。也不查明案情真相,便把一幹大臣下獄治罪。不分青紅皂白,悉數午門問斬。殺了個把大臣後,便草草了結此案。至於誰是主謀,案件真相如何,便誰也不知。萬曆四十八年,神宗皇帝於**臥榻內,因酒色過度,龍馭上賓,一命嗚呼。於是,太子朱常洛登基稱帝,改明年年號為泰昌,便是明光宗了。

光宗皇帝朱常洛在位就隻一年,但是發生在他身上的奇事不少。明朝“三大懸案”無一不和他有關。一個人做皇帝就隻做了一年,卻牽出一朝三大懸案,當真也算得震古爍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