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附錄(2 / 2)

眾詩友為齊白石的舉動拍手稱好。

從此,齊白石果然不再吸煙了。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這位藝術大師的毅力和決心。

堅忍不拔的學藝精神

年輕時候的齊白石就特別喜愛篆刻,但他總是對自己的篆刻技術不滿意。

一次,他向一位老篆刻師虛心求教,老篆刻師對他說:“你去挑一擔礎石回家,要刻了磨,磨了刻,等到這一擔石頭都變成了泥漿,你的印就刻好了。”

於是,齊白石就按照老篆刻師的意思做了。

他挑了一擔礎石來,一邊刻,一邊磨,一邊拿古代篆刻藝術品來對照琢磨,就這樣一直夜以繼日地刻著。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不知起了多少個血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礎石越來越少,而地上淤積的泥漿卻越來越厚。最後,一擔礎石終於通通都“化石為泥”了。

這堅硬的礎石不僅磨礪了齊白石的意誌,而且使他的篆刻技術也在磨煉中不斷長進,他刻的印雄健、凝練,獨樹一幟。漸漸地,他的篆刻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誠實的經商風格

齊白石生前的畫賣得並不貴。1910年,吳昌碩給他定的收費標準為:4尺12元,5尺18元,6尺24元,8尺30元,冊頁、折扇每件6元。

1922年,齊白石的畫友陳師曾到日本去,帶了他幾幅畫去賣,其中《杏花》等數幅每幅的價是100元,2尺紙的山水一幅賣得250元。

齊白石後來享有盛名,也從不把畫價抬高。1949年以後,一直到他逝世那年,他已經是世界聞名的當代第一流畫家,可是他的畫價,始終還是按吳昌碩給他定的收費標準。

勤儉節約的個性

齊白石愛財,傳說他家中值錢的東西都親自鎖起來,幾串鑰匙重1斤多,一天到晚掛在腰間蕩來蕩去也不嫌墜得慌;又說他的布腰帶裏麵就藏著60個金錠;還說每天燒飯,他一定要親自量米下鍋,生怕傭人瞞天過海私帶出去幾粒。

還有一個畫蝦的故事:

齊白石畫蝦子,一隻蝦子要若幹代價,照隻計算。

一次,有人請他多畫一隻蝦子,這隻蝦便走了樣,毫無生氣。那人有點奇怪,齊白石說:“你要添的這隻蝦子是不在價錢以內的,所以替你畫了隻死蝦子。”

齊白石雖說有些“摳門”,但對小輩卻一點也不吝嗇,他每月給曾孫齊作夫30塊錢用於吃早餐、中餐,晚上在家裏吃。家裏人帶來的客人住下,他也每月給30塊餐錢。評劇演員新鳳霞拜齊白石為師的時候,他打開儲錢櫃,裏麵一捆一捆的錢,讓新鳳霞隨便拿。

在齊白石教學期間,他的學生要求教授為自己題字畫畫,齊白石也總是慷慨答應。

由此可見,齊白石並不是真小氣,而隻是根據生活需要,不做沒有必要的浪費而已,這也是他勤儉節約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