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恒的哲學話題
何為人?人怎樣來?這永遠是個謎,是個永恒的話題。這裏先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吧—古希臘的大哲學家柏拉圖說,人是“沒有羽毛的兩足動物”。他的一位同事和他開玩笑,從市場上買了一隻去毛的鵝,拿到學院裏說:“這是柏拉圖的人”。從此人有了一個綽號叫“柏拉圖的鵝”。這當然是個笑話。1871年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和性的選擇》一書中提出:人類的特征是兩足直立行走,有大的腦子和高的智力。這些人類的特征是現代人所具有的,也是我們所公認的。
那麼這些特征僅僅是人所具有,還是猿也有這些特征?我們隻好求助於直接的實物證據—化石。1890年至1892年,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發現了一小塊下頜骨、一根大腿骨和一個頭蓋骨。頭蓋骨帶有明顯的如猿的原始性狀,如眉脊粗壯、頭骨低平、骨壁很厚,腦量不過800毫升,比現代人的平均1350毫升要小得多,可是大腿骨和現代人的很近似,表明已能像現代人那樣地直立行走。這個發現究竟是人還是猿?一時間爭議四起。還有,1924年在南非湯恩發現了定名為南方古猿的一個頭骨,當時定為大約6歲。根據新定的標準,應為剛過3歲的小孩的,犬齒小,顱底的枕骨大孔在較前的部位,表明它已能兩足直立行走,可是腦子小,估計成年時它的腦量也不比現代的猿大,因此,同樣不被學術界承認它是屬於人的係統。
基於這些種種化石的證據,表明人類的兩足直立行走和大的腦子不是同時起源的。並且如果以腦子的大小也即腦量作為區別人和猿的標誌,那麼多大的腦子才算是人呢?有人提出腦量在750毫升以上才算是人,以此作為人和猿的分界的界河,可是後來發現能兩足直立行走的化石的腦遠比這個標準小,而現生的大猩猩最大的腦量也有超過這個界限的,表明腦量不能作為區分人和猿的標誌。於是人類學界逐漸一致認為隻能以能否兩足直立行走作為人和猿分界的標誌,能兩足直立行走的高等靈長類便歸入人的係統,分類上列為人科。
2.人類的進化階梯
現在我們搞清楚了人的最明確的定位標準,再來了解人的進化中的各個階段,根據各種猿類化石和人類化石,從形態上進行比較研究,現今人類學界一般估計大約在距今七八百萬年前,古猿轉變成兩足直立行走的人類始祖。當然現在最早的化石隻有400多萬年,更早的人類化石還有待發現。從400多萬年以來的人類化石來看,雖然其間還存在不少空缺,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四大階段:
①前人階段。這以南方古猿化石為代表,因此也叫南方古猿階段。南方古猿化石最早是1924年在南非北部開普省湯恩附近發現的,化石是一個小孩的頭骨的大部分連著整個腦子的天然模子,這個化石的腦子部分雖小,但一些性狀比黑猩猩的腦更為像人,頜骨上的臼齒也與人的相似,從頭骨底部枕骨大孔的位置判斷,頭骨的所有者是兩足直立行走的,於是生物學界認為它是真正的猿和人之間的類型,是人和猿之間的“橋梁性人”,定名為南方古猿。可是它究竟是人還是猿,又引起了人類學界激烈的爭論,因為當時人類學界一般都認為大的腦子才是人的標誌。以後在南非發現了更多的這類化石,在非洲其他地方也有這類化石發現,特別是在東非,經過多方麵的研究,直到60年代以後,人類學界才逐漸一致肯定它是人類進化係統上最初階段的化石,分類上歸入人科,成為人科下的最早的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