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經食物傳染的疾病及預防
方法食物放在4~65℃之間,超過4小時以上的食物,隻要經細菌汙染,均可能發生食物中毒。
常見食物中毒的原因有:貯存及料理方式不當;冷藏或保溫的溫度不足或貯存太久;未充分煮熱;生、熟食交互汙染;刀、砧板及用具不潔;人員汙染;食用已被汙染的食物及使用添加物不當。
而經食物傳染的疾病有:
病毒性甲肝潛伏期15~50日,主要症狀為發熱、全身倦怠及黃疸。
細菌性痢疾潛伏期是1~5日,主要症狀為下痢(黏血便)、腹痛、裏急後重。
霍亂潛伏期是1~3日,主要症狀為下痢、嘔吐、脫水。
傷寒及副傷寒潛伏期是1~2周,主要症狀是倦怠感、頭痛發熱及玫瑰疹。
沙門菌食物中毒潛伏期是6~48小時,主要症狀為下痢、嘔吐、惡心。
腸炎弧菌食物中毒潛伏期是10~20小時,主要症狀為腹部激痛、下痢。
致病性大腸杆菌食物中毒潛伏期是12~72小時,主要症狀為下痢、嘔吐、惡心。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潛伏期是0.5~7小時,主要症狀為唾液激增、嘔吐、腹痛及下痢。
中華肝吸蟲潛伏期是1個月以內,主要症狀為軟便或下痢、肝髒腫大、黃疸。
齶口線蟲病潛伏期不定,主要症狀為皮下疼痛、腫脹。
蛔蟲病潛伏期是2~3個月,主要症狀為不定時的腹痛。
阿米巴痢疾潛伏期是數日至數月(通常2~4周),主要症狀為下痢(黏血便)、腹痛、裏急後重。
肺吸蟲病潛伏期2~3個月,主要症狀為咳嗽、胸痛、痰中帶磚紅色。
蟯蟲病潛伏期是2~6周,主要症狀是肛門周圍瘙癢。
有鉤絛蟲病潛伏期是2~3個月,主要症狀為體重減輕,腹痛、下痢。
無鉤絛蟲病潛伏期是3個月,主要症狀為腹痛、下痢。
而預防方法是須遵守食品處理原則:
新鮮所有農、畜、水產品等食品原料及調味添加物,盡量保持其鮮度。
清潔食物應徹底清洗,調理及貯存場所、器具、容器均應保持清潔。
迅速食物要盡快處理、烹飪供食,做好的食物也應盡快食用。
加熱食物要煮熟再食用,一般超過70℃以上細菌易被殺滅。
冷藏7℃以下可抑製細菌生長,-18℃以下則不能繁殖,因此食物之調理及保存應特別注意溫度控製。
另外,還得注意料理工作人員的衛生,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料理食物前徹底洗淨雙手;手部有化膿傷口,應完全包紮好才可料理食物(傷口勿直接接觸食品)。
36.飲食習慣對長期病患者的
影響對於患有長期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和心髒病)的患者來說,除了藥物治療或手術外,飲食治療其實也占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們不但能預防一般人患上這些疾病,更能讓患者大受裨益。以下提供一些飲食貼士。
1.糖尿病飲食原則
糖尿病是一種因胰腺功能失效或分泌不足,引致血糖過高,經尿液排出體外的病症,間接亦導致體內蛋白質及脂肪的代謝發生障礙。雖然它不可以根治,但患者隻要恰當的調節飲食以配合胰腺功能,生活便可與一般人無異,醫治糖尿病的方法包括口服降血糖藥及注射胰島素,並配合飲食治療,可視患者個別情況而定,由此可見,飲食治療對於醫治糖尿病是必需的。
飲食治療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