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來自於艾爾湖的地理位置。原來艾爾湖是澳大利亞大陸最低的地方,它的湖盆最低點比海平麵還低16米。我們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雖然艾爾湖所在的沙漠地區降水很少,但當雨季來臨時,季風總會攜帶大量水汽,在沙漠外麵下起鋪天蓋地的暴雨。雨水落到地麵上形成大大小小的河流,它們浩浩蕩蕩,長途奔襲,河水穿越廣闊的沙漠,最後流到艾爾湖所在的湖盆中囤積起來,形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大湖。而湖的麵積,主要取決於河流水量的大小:河水注入得越多,湖的麵積就越大;河水注入少,湖的麵積就小。
有時候,艾爾湖的總麵積會有9300平方千米,並分成南北兩個湖,兩湖之間由狹窄的戈伊德水道通聯。北艾爾湖144千米長,65千米寬;南艾爾湖64千米長,約24千米寬。
為何時常“失蹤”
每年雨季,艾爾湖在遠方泛濫的河水中新生,然而,雨季結束後,它又開始玩起了“失蹤”。艾爾湖時常“失蹤”的原因何在呢?
答案就是這裏極端的炎熱和幹旱氣候。艾爾湖所在的沙漠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怖地帶。這裏不但降水量少得可憐,而且氣溫極高,特別是夏季,強烈的陽光照耀著紅豔如火的沙子,使得沙漠裏更是炎熱無比,氣溫常常可以達到38℃。灼熱的陽光和超高的氣溫,使得湖水的年蒸發量超過了2500毫米,從而使湖裏的水一天比一天少。在湖水被大量蒸發的同時,由於雨季結束,注入艾爾湖的河流水量也越來越少了。而且這些河流在沙漠裏流動時,也同樣受到烈日的炙烤和沙漠的吞噬,一路上因蒸發和滲漏損失很大,往往在半路上就消失不見了——沒有了河水補充,等待艾爾湖的命運隻有一個:那就是被炎熱和幹旱一點一點地“吞掉”,變成一個不毛之地。為了改變澳大利亞中部的幹燥氣候,科學家們正努力想縛住艾爾湖這個“幽靈”。利用艾爾湖比海平麵低的特點,他們提出一個設想:開鑿一條運河,把附近的海灣和艾爾湖聯係起來,讓海水自動流向艾爾湖。
如果這個設想變成現實,那麼艾爾湖便永遠都不會“失蹤”了。
詭異雙層湖
同一個湖泊裏,水不但分成淡水和海水兩個層次,而且生活著完全不同的魚類和植物。這聽上去似乎是天方夜譚,令人不敢相信。
不過,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的巴羅角,的確存在著這麼一個湖泊,它就是世界上最詭異的湖泊之一——雙層湖。一網打出兩種魚這個湖泊叫紐瓦克湖,長180米,深約6米,它的旁邊便是北冰洋的海岸——在湖的北部,有一條狹長的陸地,將它與北冰洋分隔開。
阿拉斯加州是個地廣人稀的地方,由於靠近北極圈,這裏的氣候十分嚴寒。紐瓦克湖四周無人居住,平時這裏也鮮有人來。最早發現紐瓦克湖水秘密的,是一個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人是阿拉斯加州的土著居民,他們世世代代在陸地和海上狩獵,依靠捕魚和飼養馴鹿,過著樸實簡單的生活。
有一天,這個愛斯基摩人帶著漁網,偶然來到了紐瓦克湖邊。他原本是打算到旁邊的大海裏捕魚的,不過,走到這裏時,他發現這個湖的水質相當清澈,湖中隱約可見魚兒在遊動,於是他撒了一網下去,拉起來時,手上感覺有些沉,打開網一看,網裏魚兒亂跳,這一下子竟然捕了七八條魚。就在他把魚兒從網上摘下來時,突然發覺有些不對勁:網裏的魚有些是淡水魚,有些則是在海裏才會出現的海魚。這個湖裏既有淡水魚,也有海魚,這是怎麼回事呢?他懷疑是自己的眼睛花了。於是他又撒了一網,拉起來一看,沒錯,打上來的這些魚,一些是淡水魚,他親自撒下漁網,捕捉了一些魚兒。憑借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他親自撒下漁網,捕捉了一些魚兒。憑借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另一些則是海魚。
因為在這裏收獲頗豐,他又接連撒了幾網,捕上來的還是既有淡水魚又有海魚。太奇怪了,怎麼會有這麼蹊蹺的事情——在同一個湖裏竟會出產兩種不同種類的魚?回去後,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族人。開始幾乎沒人相信,不過,人們跟著他來到這個湖邊,親眼見證了兩種魚被同時從湖裏打撈上來後,大家才覺得神奇,於是每天都有人來到這裏捕魚了。
湖裏分出雙層水
雙層湖被發現的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便傳到了世界各地。
一位生物學家聽說這個奇特的湖泊後,不畏路途遙遠,專程趕到了阿拉斯加州,準備揭開這個怪湖的奧秘。
在當地愛斯基摩人的帶領下,生物學家來到了紐瓦克湖。
他一下便辨認出這些淡水魚和海魚的種類。可是,一個湖裏為什麼能生長出兩種不同種類的魚呢?他覺得,這可能與湖水的特性有關。
生物學家先是在湖中取了一些水樣,發現湖裏的水都是淡他一下便辨認出這些淡水魚和海魚的種類。可是,一個湖裏為什麼能生長出兩種不同種類的魚呢?他覺得,這可能與湖水的特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