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神奇的水(2)(1 / 3)

魚兒來自何方

沙漠裏的藍色湖泊雖然美麗,但它們就像匆匆過客,來得快,去得也快。

每年雨季結束之後,可怕的旱季便隨之來臨了。在赤道陽光、高溫和風的共同作用下,藍湖裏的水被一點一點地蒸發掉,水麵下降的速度可達每月1米。很快,這些美麗的湖泊便逐漸“瘦身”,甚至完全幹涸了。

藍湖幹涸之後,活蹦亂跳的魚兒和烏龜、蚌一起,從沙漠中神秘消失了。直到第二年雨季來臨,藍湖重新出現時,這些可愛的精靈才又出現在湖水中。它們就像從沒離開過藍湖一樣,讓人感到十分神奇。

這些魚兒來自何方?還有,它們如何在湖水幹涸的情況下“傳宗接代”呢?

每年的1月至6月,雨季來臨時,藍湖一個接一地在沙漠中出現。7月,當地的雨量達到最大,持續不停的暴雨使得沙漠旁邊的內格羅河水猛漲。河水漫進沙漠,將一個個藍湖連成一片汪洋。於是,河中的魚兒和烏龜、蚌一起,順著河水遊進了藍湖中。河水退去後,它們來不及退走,隻得在湖中“定居”下來。在湖中,它們以其他魚類或沙中的昆蟲幼體為食。

不過,根據科學家觀察,除了每年內格羅河定期“輸送”的魚兒外,藍湖中的“土著居民”從沒離開過藍湖,它們憑借超凡的本領躲避炎熱和幹涸。如一種南美牙魚,就能在旱季來臨時鑽入泥漿之中冬眠,等到雨季來臨時,它們再鑽出來生兒育女。而更多的魚兒則是采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本領適應嚴酷的大自然:旱季來臨之前,它們會產下很多卵,並把這些卵深深埋到沙子下麵,來年雨季一到,湖水重新充盈時,卵便孵化成小魚,湖裏又是生機盎然——盡管這些魚兒會在旱季中缺水死亡,但卻保證了後代的繁衍。

天鵝眷戀的地方

體態優雅,形體優美,古往今來,天鵝都是美麗、純真與善良的化身,而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更是讓它們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有一片沙漠讓這種高貴的禽鳥眷戀不已,每年的春秋季節,它們都會回到這片沙漠裏來“度假”。

這片沙漠,便是位於中國內蒙古的騰格裏沙漠。美麗的天鵝們為何喜歡這片沙漠?難道這裏也有屬於它們的天鵝湖嗎?

天鵝的“度假勝地”

快來看啊,這個湖泊裏有許多天鵝,它們引吭高歌,舞姿翩翩。咦,這是什麼湖呢?還用說嗎?這當然就是天鵝湖了。

騰格裏沙漠麵積達

42700平方千米,其中沙丘麵積占71%。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片大沙漠的深處,卻分布著400多個原生態湖泊。這些湖泊的“年齡”都在千萬年以上。在浩瀚如海的大漠裏,它們仿佛是上帝派來的精靈,為這裏留下了生命的足跡。這些湖泊半數以上有積水,有些湖泊還是淡水湖。在蒸發量遠遠大過降雨量的沙漠裏,它們如何曆經千萬年而不幹涸呢?經過專家勘探,發現湖泊的中心都有泉眼。正是這些泉眼源源不斷往外湧水,才使得湖泊得以生機勃勃。

在這些湖泊之中,有一個天鵝們最喜歡去的“度假勝地”,它就是騰格裏沙漠的眼睛——天鵝湖。

天鵝湖地處騰格裏沙漠東部邊緣,四周沙丘起伏,沙濤滾滾。而天鵝湖就像一個嬰兒,安安靜靜地躺在大沙漠裏。

這個像飄帶一般狹長的湖泊,是沙漠中的天然淡水湖泊。

湖水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湖邊長滿了一叢叢沙棗樹,湖周圍則是一地的馬蓮草。每年的3月,春回大地,豔陽高照,天鵝湖千萬株馬蓮草競相開放,鮮花遍野,濃香撲鼻。此時,成千上萬的鳥兒飛來了,它們中有舞姿翩翩的天鵝,有呱呱亂叫的野鴨,有成雙成對的鴛鴦……置身其中,你很難想象這是大漠之中的景象。

把這裏比喻成天鵝們的“度假勝地”十分貼切,因為它們隻把這裏當成了一個來去匆匆的驛站: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天鵝們在湖中待上一兩個月,5月一到,“假期”結束,它們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待到9月秋高氣爽時,它們又會成群結隊地來到這裏“度假”,同樣,一個月後,它們又玩起了“失蹤”。

這個沙漠中的湖泊,為何成了天鵝們的“度假勝地”呢?天鵝,是一種冬候鳥,它們喜歡群棲在湖泊和沼澤地帶。每年3、4月份間,它們大群地從南方飛向北方,在我國北部邊疆地區生兒育女。一般來說,雌天鵝會在5月產卵繁殖。一過10月,它們便會結隊南遷,到南方氣候較溫暖的地方越冬,養息。

從騰格裏沙漠所處的位置來說,這個地方正好處於天鵝們南來北往的中轉線上:3月,它們從南方飛回北方老家,路過天鵝湖時,被這裏美麗的景色所吸引,於是便降落下來“享受”。隨著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它們不得不離開天鵝湖,飛到緯度更高的地方去。秋天,北方天氣漸涼,天鵝開始南遷,它們飛到這裏時,同樣會降落下來“享受”一番,直到氣溫降低才不得不離開。

不過,騰格裏沙漠有400多個湖泊,天鵝們為何獨獨選中了天鵝湖呢?

獨特的天鵝湖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