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老龍王啼血”隻是一個傳說而已。
大鯢精在作怪?
“會不會是娃娃魚在作怪?”有些村民提出這樣的疑問。因為每次發生河水血紅的現象時,他們都能看到平時難得露麵的娃娃魚出現在現場。
娃娃魚學名叫
“大鯢”,因為它叫喚的聲音很像小孩哭泣,所以當地人都把它叫做“娃娃魚”。娃娃魚是世界級瀕危兩棲動物,它們平時“深居簡出”,人們往往隻聞其聲,不見其影。
不過,這些行動小心謹慎的家夥,卻在河水變紅時公然出現在人們麵前。“幾乎每次河水變紅,我們都能看到它們,因為是保護動物,所以大家從不為難它們。”村民們說。
據當地人介紹,老龍洞內的這些娃娃魚體型十分巨大。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他們曾發現一條體長110厘米,體重約13.5公斤的巨型娃娃魚。有人說:“洞裏的娃娃魚都快成精了,估計這些紅水就是它們作怪弄出來的。”
不過,據專家分析,娃娃魚之所以大膽“拋頭露麵”,是因為河水變紅後,水質變差,影響到它們的生存狀況,為了呼吸新鮮空氣,它們才不顧危險爬上岸來了。
地下水爆發?
河水變紅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專家經過實地考察,認為所謂的“血水”,是地下暗河中鐵硫化合物分散在水中造成的。專家指出:渠縣龍潭鄉一帶是石灰岩地層,老龍洞的形成,是地下水長年累月侵蝕的結果。在深達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老龍洞底部,地下水層常會與地底深處高溫的硫黃作用而酸化,這些酸性水與岩層裏麵的鐵質發生化學反應,就會形成鏽紅色或黃褐色的鐵硫化合物。由於這些化合物比水重,所以它們通常會沉積在地底深處。
那麼,“血水”是如何從地底噴發出來的呢?專家推測:每當大地震發生時,由於板塊的運動和擠壓,地下水動力發生了改變,從地底裂隙中湧出的水,由於壓強增大,就會像水槍一樣噴射而出,將沉積在地底的鐵硫化合物衝刷起來,於是流出地麵的水就因含有這種化合物而變成了“血水”。
不過,大地震與老龍洞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之間是否有必然聯係?河水變紅又能否預測大地震發生呢?這個誰也不敢斷言,其中的原因還有待人們進一步考證。
血色的河灘
在川西的大山深處,有一條終年川流不息的小河。河灘上撒落著大大小小的石頭,與眾不同的是,這些石頭全都呈血紅色,它們與周圍蔥綠的樹林形成了鮮明對比,看上去既神秘又美麗。人們把這片河灘形象地稱為“紅石灘”。
紅石灘的石頭為何與眾不同?有人說,這是巨蟒的鮮血染紅的,也有人說,這是菩薩撒落人間的紅石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咱們一起去當地考察一番吧!
一片血紅的河灘
紅石灘位於四川省海螺溝景區內。走進紅石灘,隻見一條清澈透亮的小河從雪山頂上潺潺而下,河水是高山雪水融化後,順著山勢流淌彙集而成的。河灘上,有無數山洪暴發時從山下衝下來的石頭,這些石頭,便是紅石灘得名的重要原因。
沿著小河往上走,你會發現這些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每一塊石頭都呈現豔麗的紅色。在高原的陽光照射下,紅石頭在河畔、山坡上、灌木叢中十分耀眼,與周圍的景物對比十分強烈,即使在潺潺流動的河水中,它們也泛著豔紅,看上去似乎把河水也染成了血紅一片。
紅石灘的石頭有三大特點,一是遇上下雨天,這些石頭的顏色更加紅豔,在雨水的衝刷下,石頭血紅一片,仿佛上麵被人潑上了濃稠的血液,看上去觸目驚心;二是紅石隻在方圓百米的範圍內出現,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方,紅石便難覓蹤跡了,即使在紅石灘,紅石也隻在河灘上“生長”,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和遠離河道的林地中,都隻能看到黑黝黝的岩石;三是這些紅石都特別“戀家”,過去,曾有人試圖將紅石帶走,結果還沒走到山下,紅石便迅速“死掉”變成了黑色,令人驚奇萬分。
蟒血染紅山石?
紅石灘的石頭為何獨具特“色”呢?在當地有一個世代流傳的故事。
很久以前,川西一帶連年大旱,草木枯萎,溪溝斷流,但唯有一個叫“海螺溝”的地方依然草木繁茂,溪水潺潺,周圍村民都到這裏來取水解渴。一天,一條巨蟒口渴難耐,也來到這裏飲水。巨蟒張開大嘴,轉眼之間,便將溪水吸去大半。很快,海螺溝周圍青草變黃,綠樹調零,莊稼枯萎……如果巨蟒將整條溪水全部吸幹,那麼遠近的人畜都將難以為生。情況萬分緊急!村民們聚集在一起商量,但誰都不敢去驅趕巨蟒。正在這時,一個高僧從此地經過,為了解救村民,他毅然上山尋找巨蟒。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之後,巨蟒受重傷,它在溪溝兩岸痛苦地翻滾,身上的鮮血噴濺出來,染紅了四周的山石。最後,巨蟒蜷縮扭曲,死後化成了一座大山,而海螺溝也因蟒血濺染,變成了如今血紅般的山岩峽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