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許多水母中遊動,離它們非常近。它們會碰到我的手臂或腿,但不會令你感到不快。”
不過,每一個遊客盡興之後,都會在心裏發出疑問:為什麼這裏的紅藻會大爆發呢?
紅藻爆發之謎
實際上,紅藻並不隻是紅海所獨有,在許多熱帶和亞熱帶的海岸附近,都可以見到紅藻的身影,隻不過,那些地方的海藻都顯得很安靜,唯有紅海裏的紅藻會季節性大爆發,這其中有什麼奧秘呢?
紅海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熱和鹹。
先說它的熱。1947年,瑞典的“信天翁”號調查船曾經來紅海來考察。後來,美國的“阿特蘭蒂斯Ⅱ”號和英國“發現者”號,也相繼到這裏調查。科學家在海底深處,發現了好幾處大麵積的熱洞:大量滾燙的岩漿沿著地殼的裂隙湧到海底,使得周圍的岩石和海水溫度很高,有些地方海水溫度高達56℃,從而出現了深層海水溫度高過海麵水溫的奇特現象。總體來說,紅海的水溫遠遠高於一般的海域水溫。
再說它的鹹。紅海的鹹是由諸多因素造成的,總體來說有三個方麵:第一,氣候因素。紅海地處亞熱帶和熱帶,東西兩側都是熱帶沙漠,這裏常年悶熱幹燥,氣溫很高,降水量少得可憐,每年隻有不到200毫米的降水,而蒸發量卻高達2000毫米,遠遠超過了降水量。第二,客觀因素。紅海兩岸沒有大的河流注入,而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由於有石林及水下岩嶺等阻擋,大洋裏稍淡的海水難以進來,而紅海中較鹹的海水難以流出去。第三,內部因素。因為紅海海底的溫度很高,這些熱氣騰騰的深層海水泛到海麵後,也加速了水分的蒸發。以上這些因素促使紅海中的鹽度越來越高,海水越來越鹹。據測定,紅海是目前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域。
紅海又熱又鹹的獨特性,為紅藻大量繁殖提供了絕佳的條件,紅藻們在這裏“安居樂業”。每當旱季來臨,熱氣從東麵吹來時,它們便浮上海麵競相生兒育女,從而使得整個海域紅豔如火。
相對於其他的海洋來說,紅海還是一個“年輕”的海,它大約形成於2000萬年前。今天,由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繼續分裂,紅海兩岸平均每年以2.2厘米的速度向外擴張,也就是說,今天的紅海還在不斷加寬,如果繼續下去,有朝一日這裏將變成大洋,紅色的紅海也就不複存在了。
白色的大海
海水是什麼顏色?很多人會說是藍色,不過,下麵我們要說的這個大海,它的海水卻是白色的。
海水為什麼是白色的呢?咱們還是一起到歐洲北部一個叫“白海”的地方去看看吧!
一個白色的大海
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最淺和最冷的一個洋,盡管最小,但它的麵積也達到了1310萬平方千米。在歐洲北部,北冰洋在一係列島嶼間伸了一隻犄角,於是形成了一個叫“巴倫支海”的大海。巴倫支海又將腦袋鑽進俄羅斯在北歐的內陸中,一個內海便誕生了。這個內海,便是以白色海水聞名於世的白海。從地圖上看,這個麵積9萬平方千米的大海形狀有點怪異:它的兩端膨脹,中部狹窄,活脫脫像一個啞鈴,隻不過,這是一個白色的啞鈴。
你不遠萬裏來到這裏後,觸目處是一片無邊無際的白色:海水是白色的,海麵上覆蓋的冰雪是白色的,天空也是白色的。那麼多的白色聚積在一起,讓你的眼睛無所適從,無法逃避,然而心中卻燃燒著驚喜和疑惑:這麼多的白色是如何形成的呢?
先來說說那些白色的冰雪吧。白海是北冰洋的邊緣海,這裏的地理緯度很高,太陽照射的時間也就較短,因此白海氣候嚴寒,基本上屬於副極地大陸性氣候。冬季1月,這裏的平均氣溫為零下11.5℃,即使是盛夏7月,平均氣溫也隻有11.5℃。
大多數的時間裏,白海地區都雪花飄飛,冰雪茫茫,海水的結冰期從當年的10月或11月開始,一直持續到次年的5月或6月——也就是說,一年365天,白海有200多天是被雪白的冰層覆蓋,即使在冰雪消融的季節,海麵上也漂浮著大量浮冰。在陽光的照射下,冰麵反射出強烈的白光,致使人們看到的海是一片銀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