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洞坑裏的秘密(5)(2 / 2)

原始樹林的盡頭是一個溶洞。到達溶洞口後,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大家小心繞過洞口的一堆堆石頭,慢慢鑽進溶洞之中。

在礦燈的照射下,眼前赫然出現了一個高達幾十米的地下溶洞大廳,在廳的右邊,有一條寬度超過10米的地下暗河,河水湍急,水質清澈見底,一直通向溶洞深處。

在大廳裏紮下營寨,吃過方便麵、八寶粥、壓縮餅幹等組成的晚餐後,隊員們的精力得到了一些恢複,大家開始進行拍攝和考察活動。

在手電光照射下,一隻拇指大的蜘蛛伏在地上一動不動,一個隊員眼疾手快,伸手就要上去抓它。

“別用手碰!”

劉宏大喝一聲,趕緊製止。

“為啥不能捉呢?”這個隊員疑惑不解。

“洞穴中的昆蟲很多都有毒,要用網去捉。”劉宏解釋。

在溶洞裏,隊員們還發現了通體透明的小蝦等小動物,大家把它們捉起來,準備拿回去仔細研究。

探秘天坑底部

隊員們在洞裏住了一晚。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大家便早早起來工作了。這天的考察分成兩路,一路繼續考察溶洞,一路考察天坑外的原始森林。

考察森林的隊員們走出溶洞,走進森林中。他們先是用卷尺給身旁的樹們量了一下“腰圍”,發現每棵樹的直徑都不太粗,但枝葉蓬勃,綠得發亮。幾乎每棵樹上都纏繞著藤蔓,而地麵上則長著茂盛的蕨類和一些不知道種類的植物。

“看,桫欏!”走進森林深處,隊員們首次看到了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桫欏樹張著巨大的枝葉,仿佛在歡迎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據說桫欏曾是恐龍的食物,它與蕨類都是年代久遠的植物,十分珍貴。”劉宏向隊員們介紹,“能在坑底發現桫欏,表明這裏的生態環境與天坑頂部有一定差異,也說明天坑形成的年代比較久遠。”

在坑底的森林裏,大家並沒有發現村民們傳說的巨蛇之類的動物,甚至連蚊子、蒼蠅、馬蜂之類常見的小型昆蟲也沒有發現。隊員們隻是在一些茂盛的枝葉上,看到了幾隻緩緩蠕動的小青蟲。

“這些小青蟲算得上是天坑的主人了。”一個隊員小心地捉了一隻青蟲,放進隨身攜帶的小瓶中,準備帶回去研究。

在劉宏他們考察森林的同時,考察溶洞的隊員們在另一名專家的帶領下,沿著河流的方向向溶洞深處走去。

溶洞實在太深了,看不到盡頭,也走不到盡頭。極度的黑暗和極度的寂靜,讓人感覺有些毛骨悚然。

在一塊鍾乳石的頂部,大家看到了一個白色、透明的小生命,它的觸須非常長,幾乎是身體的5倍。在深入溶洞約1000米的地方,隊員們還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腳印,它一直向溶洞的黑暗深處伸去。這種腳印,很像是大型動物留下的足跡。

溶洞裏怎麼會有大型動物出沒呢?這是一種什麼動物?它為什麼到這裏來,又去了哪裏?專家們研究了半天,誰也無法解釋這一切。

考察活動結束後,科考隊員沿著來時的線路回到了地麵。

這次考察,揭開了大石圍天坑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探險燕子洞

巍巍青山之間,掩映著一個深不見底的洞坑,好似地球的一道深深傷痕,又仿佛是通往地心的一條通道。這個洞坑不但神秘詭異,而且生活著數百萬隻燕子和蝙蝠,它也因此得名“燕子洞”。

這個洞究竟有多深?裏麵為什麼生活著那麼多的燕子和蝙蝠?讓咱們一起到北美洲的墨西哥去看看吧!

一個萬燕出沒的“鬼洞”

墨西哥中部的崇山峻嶺,生長著鬱鬱蔥蔥的茂密森林,這裏降水充沛,植物生長旺盛,站在山頭向遠處眺望,隻見青山如黛,綠野茫茫,讓人心曠神怡。不過,在漫山遍野的綠色之中,卻有一點灰黑色的瑕疵,這就是燕子洞。

準確地說,燕子洞是一個張著大嘴的天坑,它呈錐狀,上窄下寬,看上去深不可測。洞口數十米以下,光線被黑暗吞噬,顯得漆黑一片,站在洞口,讓人不禁心悸神虛,腳底打戰。據說,燕子洞過去一直藏在深山人未知。20世紀60年代的一天,兩個當地人上山打獵,他們用獵槍射中了一頭梅花鹿,不過梅花鹿並未倒下,它帶著槍傷向密林深處逃去。兩人趕緊追了上去。追過一座又一座高山,梅花鹿的傷勢越來越重,奔跑的速度也越來越慢。就在兩人即將追上梅花鹿時,他們的麵前突然出現了一個黑的洞口,無路可逃的梅花鹿稍一遲疑,一頭向洞裏跳了下去。兩名獵人趕緊追到洞口邊查看,不過他們隻看了一眼,便趕緊退了回來——那個黑的大洞像地獄入口,裏麵升騰起縷縷霧氣,令人心驚膽戰,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