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峽穀裏的秘密(2)(3 / 3)

穿過牌樓,踏上公路,一路行走,你會看到峽穀裏的岩層白得耀眼,顯得異常幹淨。這些白色大理石也稱為漢白玉,它是一種上好的建築材料,不但能加工成各種形材、板材,做建築物的牆麵、地麵、台、柱,還常作為碑、塔、雕像等紀念性建築物的材料。

走了大約2千米後,轉過一個岩角,人們不禁會發出“啊”

的一聲驚歎,原來麵前一座高高的山崖擋住了視線。這是一座斷崖,它又高又直,像一把寶劍直插雲天。

越往前走,地勢越高,兩岸的山崖也愈加陡險,而崖下的峽穀看上去更加令人心驚膽戰。很快,大峽穀有名的景點——燕子口便到了。隻見旁邊的岩石上,有一個個小孔穴,它們是兩岸峭壁在流水作用下,長年累月被溶蝕而成。這些小孔穴在聰明的燕子們看來,都是免費的上好別墅,於是它們以這些孔穴為家。千千萬萬的燕子彙聚起來,便形成了“百燕鳴穀”的奇觀,所以這個地方就叫燕子口了。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整個燕子口靜悄悄的,聽不到一聲燕子的呢喃,也看不到一隻燕子的影子。原來,這裏燕子原本很多,但近年來,隨著遊客增多,公路上喧嘩的人聲和隆隆作響的車聲太多,燕子們的平靜生活受到幹擾,為了遠離喧囂,它們早已離開這裏,到其他地方定居去了。

九曲洞中觀奇景

燕子口盡頭,出現了一座長長的鐵橋。過橋後向西走一會兒,天空突然變窄,光線也變得暗淡起來。大峽穀另一個著名的景點——錐麓大斷崖到了。

錐麓大斷崖兩座山崖的高低落差達到了1660米,它們架構出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景觀。遊人抬頭觀看,隻見一座大山被攔腰分成了兩半,一半山崖高聳入雲,絕岩峭壁將天空遮擋得嚴嚴實實,藍天不見了,隻有一道細細的岩縫透出些許光芒,仿佛地獄般令人望而生畏,又好像是老虎口裏的一線天;而另一半山壁則深深插入水中,成為深入水中的崖麵石牆,由於峽穀陡險,亂石穿空,河水在這裏激起驚濤駭浪,濤聲如雷響徹峽穀。當初在這裏修建公路時,因為險峻無比,工程人員不得不先在沿溪的崖縫中鑿出凹槽,然後再將公路嵌鑲在岩石峭壁上。可以說,這是人類戰勝自然的一個印記。

這個大斷崖是如何形成的呢?據分析,這應該是水的功勞。

河水用千萬年的時間,首先溶蝕了下麵的岩層,上麵垮下來後,便形成了大斷崖。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後,前麵出現了一個大洞口。入口的石壁上有“九曲洞”三個大字,旁邊又龍飛鳳舞地寫著“九曲蟠龍”

四個醒目的字。橫貫公路工程中最險要的路段——九曲洞到了。

洞口的三個大字,是抗日名將黃傑將軍所書,而“九曲蟠龍”

四字則是台灣著名書法家梁寒操書寫的。這段路全長約800米,沿途十分危險,遊人到這裏後,都要戴上安全帽,以免飛石滾落傷人。

小心翼翼地進入洞中,隻見隧洞一個接著一個,一會兒是長洞,一會兒是短洞;有時是大洞,有時又是小洞;既有半露在外的洞,也有並行的雙眼洞……洞洞相連,蜿蜒曲折。因為這些洞一個接一個,而且曲曲折折,所以叫做九曲洞。在半露的洞口抬頭仰望,隻見懸崖絕壁令人恐懼,俯瞰腳下,則見河水在窄窄的峽穀中奮勇奔流,景象驚心動魄。

除了美不勝收的峽穀景致外,太魯閣大峽穀地區還擁有許多生態資源。這裏不但有山椒魚、莫氏樹蛙、台灣黑熊等數百種動物,還擁有雲杉林、台灣蘆竹、冷杉林、箭竹、玉山圓柏及鐵杉等多種珍奇植物——隻有親自到大峽穀來,你才能感受到這裏的神奇魅力。

光怪陸離的羚羊峽穀

形狀怪異的峽穀內,光線在各種平滑、卷曲的紅色岩石上穿行跳躍,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在旋轉。紅砂岩石夢幻般的色彩、優美的線條、精細的紋理……來到這裏,你仿佛進入了一個傳說中的萬花筒,又好似來到了一個與地球迥異的外星世界。

這裏曾經是羚羊遮風避雨的極樂世界,也是光線製造的魔幻天堂。這個峽穀,就是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羚羊峽穀。

進入迷宮的牧羊女

1931年夏季的一天,美國亞利桑那州佩奇鎮附近的山坡上,一名叫秀瑞的12歲小姑娘正放牧著羊群。

“咩咩……”這天,羊叫喚著,不停向遠處跑去。秀瑞揮舞著羊鞭跟在後麵,跑了一個多小時後,地麵上的青草漸漸多了起來,羊們才停住腳步,大口大口地吃起草來。

這個地方雖然離鎮子不遠,但似乎從沒人來過。秀瑞喘著粗氣,好奇地打量起這個陌生的地方:一座山丘上,裸露的岩石和土壤呈現出紅黃綠色,看上去五彩斑斕,十分好看。色彩各異的岩石如同夾心餅幹般層次分明,顯得神秘而詭異。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彩虹般絢爛的地麵,讓她有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這個地方真好玩。”秀瑞放下羊鞭,撿起一塊彩色石頭玩了起來。

不知不覺中太陽偏西,該趕著羊回家了。秀瑞清點羊群,忽然發現少了兩隻羊。

“它們跑到哪裏去了呢?”秀瑞著急起來。她一邊“咩咩” 學著羊叫,一邊在山丘邊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