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烏雞國除妖(1 / 3)

唐僧師徒過了平頂山,又向西行,風餐露宿,一路辛苦。行了好長時間,前麵又有一座山擋住去路。三藏說:“徒弟啊,你看那裏山勢險惡,必須仔細提防,恐怕又有妖魔纏身哩!”行者說:“師父不要胡思亂想,隻要心神安定,自然無事。”三藏說:“徒弟呀,西天怎麼這樣難行?我記得離開長安,在路上冬去春來,有四五個年頭了,怎麼還不到?”行者笑著說:“早著哩!早著哩!還不曾出大門哩!”八戒說:“哥哥不要撒謊,世間哪有這樣大的門?”行者說:“兄弟,我們還在堂屋裏轉哩!”沙僧說:“師兄,少說大話嚇人。就算有這麼大的房屋,也沒有這麼大的過梁哩!”行者說:“把這青天比作房子,日月比作窗戶,四山五嶽作為梁柱,天地猶如一個大廳!”八戒說:“罷罷罷!我們隻當轉一圈回去罷。”行者說:“不要亂說,隻管跟著老孫走路。”

一行四人進了深山,唐僧在馬上看到前麵有樓廟屋宇,命行者去觀看。行者縱上雲頭,觀看了一會,回來報道:“師父,果然是座寺院,恰好借宿。”近處看時,原來是寶林寺。正要借宿,誰知那院主卻好歹不讓,惹得行者大怒,對那院主厲聲說:“快把幹淨房子打掃幾間,讓老孫睡覺!”這些和尚看他凶狠,嚇得腿兒發軟,忙去打掃房間,讓唐僧師徒歇息,又安排茶飯四人吃。

夜深人靜,行者他們都睡著了,三藏在燈下看了好長時間的經書。到三更時,正欲起身去睡,隻聽得門外撲喇喇一聲響,刮起一陣狂風。三藏此時困倦,伏在經案上睡著了。夢中聽到風聲又刮來,禪堂外隱隱的有人叫:“師父!”抬頭看時,門外站著一條漢子,渾身濕淋淋的,眼中含淚,不住地叫:“師父,師父!”三藏欠了欠身說:“你是人還是鬼?”那人說:“我不是鬼,我是人哩!”三藏仔細一看,見這人身穿龍袍,腰束玉帶,頭戴衝天冠,忙躬身問:“你是哪一朝的陛下?快請坐!”那人坐下說:“師父,我乃四十裏外烏雞國的皇帝。”三藏說:“陛下何事到此?”那人便說,五年前烏雞國大旱,民不聊生。正在危急之時,忽然終南山來了一個全真道士,能呼風喚雨,救了他一國的君臣百姓。他便和那全真拜為兄弟。一日,全真道士將他騙到井邊,把他推了下去,從此他的冤魂不散,已有三年了。

三藏聽說是鬼,嚇得毛骨悚然,說:“陛下,你既被他推下井,你那文武大臣為何不尋你?”那人說:“師父,你不知那道人多有本事。自從害了我,他就變成我的模樣,占我江山,騙我大臣,三宮六院都屬於他了。我投告無門,剛才被夜遊神一陣風,把我吹來,說我災難已滿,教我來拜謁師父。說師父手下有個大徒弟,是齊天大聖,非常能斬怪降妖。師父救得我,當結草銜環相報。”三藏說:“我那徒弟別的事不行,若說降妖捉怪,正是他的本行。隻是我們捉了那怪,那滿朝文武卻不答應,動起幹戈來,說我欺邦滅國,豈不壞了大事?”那人說:“我有一個親生太子,明日他會領三千人馬出城打獵。我這裏有件東西給你留下,太子定會睹物思人。我再托一夢與那正宮皇後,叫他母子與你師徒同心捉拿那妖怪。”

那冤魂叩頭拜別。三藏起身相送,卻絆了一跤,醒過來了。原來是南柯一夢。慌得他直叫:“徒弟!徒弟!”三個徒弟都過來,忙問何事呼喚。三藏說:“徒弟,我剛才伏在桌上做了一個怪夢。”行者說:“想必是師父白天想得太多,才做此怪夢。”三藏將夢中所見從頭到尾地說給三個徒弟聽,行者笑著說:“這分明是哪個妖怪,在烏雞國篡位。他來托夢與你,是來照顧老孫一場生意。”八戒說:“師父莫要當真。”三藏說:“我又記得他留下一件寶貝做證據。”沙僧說:“我們起火,開了門,看看是什麼就知道了。”開門看時,見石階上真放著一塊發光的白玉圭,這才信了。行者本是個計謀多端的猴頭,隻見他皺皺眉,就想出了一條妙計,囑唐僧明日依計而行。

過了不久東方發白,行者安排已定,隻等那太子出現。行者跳上空中,忽見一群人馬出城打獵。他暗喜說:“不用說,那個青年定是皇太子了,看我逗他一逗。”行者按落雲頭,就地一滾,變成一隻白兔兒,隻在太子馬前亂跑。太子看見,拈弓搭箭,一箭正中那兔兒。原來大聖故意讓他射中,卻眼疾手快,一把接住那箭頭,一直往前跑。那太子拍馬趕來,行者將他哄到寶林寺前,翻個身不見了。行者忙進去告訴師父:“太子來了。”說完變成一個二寸長的小和尚伏在紅匣之內。

皇太子追到山門前,不見了白兔,卻見門檻上插著一枝箭,大為驚奇。三千人馬此時也趕了上來,簇擁著太子進了寺院,慌得眾僧趕快來接,叩頭下拜。到了正殿,隻見一個和尚坐在那裏不動。太子憤怒地說:“這個和尚無禮,給我拿下來!”兩邊校尉把唐僧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