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烏雞國除妖(2 / 3)

太子說:“你是何方來的僧人,敢這樣無禮?”唐僧說:“貧僧乃東土大唐上西天取經的和尚。”太子說:“你那東土雖是中原,但很貧窮,不知可有什麼寶貝?”唐僧說:“殿下,恕貧僧無知,我這紅匣子裏有一件寶貝,能上知五百年,中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共一千五百年的過去未來之事。”

太子叫唐僧拿出來看看。三藏揭了匣子蓋兒,行者跳了出來,是個二寸長的小和尚。太子說:“這麼一個小不點兒的小人能知什麼事?”行者聽見嫌他小,把腰伸一伸,就有三尺多長。眾軍士驚奇地說:“長得這樣快,用不了幾日,就撐破天了。”行者長到原來那麼高就不長了。太子問:“小和尚,這老和尚說你能知過去未來之事,可是真的?”行者說:“殿下,你且聽我說你的身世。你本是烏雞國的太子。五年前,年成荒旱,萬民遭苦,你父王率君臣向天求雨。在沒有雨點滴下之時,卻來了一個終南山的老道士,他很會呼風喚雨,使起法術,救了一國百姓。你父王與他結拜為兄弟。可有此事?”太子說:“有有!你再說說!”行者說:“後三年不見了全真,稱王的是誰?”太子說:“果真有個全真,和我父王拜為兄弟。三年前在禦花園賞景,他使一陣神風,把父王手中的白玉圭攝回終南山去了。父王至今思念他哩!做皇帝的,不是我父王又是誰?”行者聽後大笑。太子說:“你為何隻是笑?”行者說:“不好說,不好說。”太子見他話裏有話,忙命眾人退避。行者嚴肅地說:“殿下,化風去的是你的生身之父,現在當皇帝的是那個妖魔全真。”太子說:“胡說!胡說!”行者見他不信,便將那白玉圭給太子看。太子一口咬定行者是行騙的全真,叫軍士拿他。行者說:“且慢!我說了真話罷!我是那長老的徒弟,名叫孫悟空孫行者。我們上西天取經到此,我師父夜裏做了一個夢,見你父王前來訴冤,請我去降魔。我跳上空中看了,那全真果然是個妖精。正要動手拿他,卻剛好碰到你出城。你射中的玉兔就是老孫。你既認得白玉圭,怎麼就不念養育之恩,替父報仇?”太子半信半疑,進退兩難。行者見此情形,上前說:“殿下不必懷疑,隻須回宮問問你母親一聲,看他夫妻恩愛之情比三年前如何便知,切勿走漏消息。”

太子聽從行者之言,獨自一人帶了玉圭回到城中。他不走正門,徑直悄悄地來到母親房中,跪下說:“母親,我問你,即位稱王的是哪個?”那娘娘聞言驚訝地說:“孩兒,你莫非是發瘋了?做皇帝的是你父王。你為什麼這樣問呢?”太子叩頭說:“請母親赦孩兒無罪才敢問。”娘娘說:“我赦你無罪,快說罷。”太子問:“母親,請告訴孩兒三年前夫妻恩愛與後三年恩愛是否一樣?”娘娘聽完,摟住太子哭著說:“三年之前溫又暖,三年之後冷若冰。”太子聽了,轉身就走。娘娘一把拉住說:“孩兒,你有何事,話沒說完就走?”太子便把出城打獵遇見孫行者和唐僧、父王托夢、全真害死父王侵奪王位等事說給母親聽。娘娘大為驚奇,因太子所言和她夜裏所夢絲毫沒有差別。太子取出白玉圭,娘娘一看,確信無疑,說:“孩兒,你快請那聖僧滅這妖怪。”

太子解開了心中疑問,出城來報唐僧說:“師父,那坐龍位的果然不是我父王,是那全真老妖。”行者叫太子先領軍回去,約定明日降妖。

行者這一晚睡不著,起來問師父:“師父,我白天誇口,說我的手段比天還高,比海還深,擒那全真如同探囊取物。隻是遇見一件難事兒,那全真現在是個皇帝,沒借口拿他,怕他群臣不服哩!”三藏說:“這可怎麼處置?”行者笑著說:“老孫已有計了,隻是怕師父護短?”三藏說:“此話怎講?”行者說:“我現在要八戒同去走一趟,把那死皇帝撈出來,明日進城,就有證據了。”三藏說:“既然如此,且叫八戒同你去罷。”

行者將八戒弄醒,告訴他有一樁好做的買賣,做成了有一件寶貝。八戒一聽有寶貝就高興了,說願意去,隻是得到的寶貝要歸他。行者答應了。

不多時二人到了禦花園,尋到那口井。那口井已被那怪命人用土填了。行者說寶貝就在井底。八戒不由分說,伸起長嘴就拱。拱到井底,隻見一塊石板。呆子高興得手舞足蹈:“哥哥,真有寶貝,這石板下蓋著哩!”呆子又把石板拱開,隻見霞光燦爛,八戒說:“造化!造化!寶貝發光哩!”仔細一看,卻不是什麼寶貝,乃是一具屍首!八戒嚇得直嚷嚷:“見鬼!見鬼!什麼寶貝,卻是個死人哩!我要走了!”行者說:“八戒,你不知道,這本是烏雞國的皇帝,卻被人害死在這裏。隻要撈上來,救活了他,還愁他沒有寶貝給你?”八戒覺得說的有理,便將那屍首撈上來,背起它和行者回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