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自從離了西梁女兒國,一路上曉行夜宿,不多時日又清明時節,萬木發綠,百花爭豔。四人正沿途賞景,過了一座高山,看見西坡下是一段平地。八戒賣弄精神,舉鈀上前趕馬,那馬卻不怕他,仍舊慢慢地走。行者說:“兄弟,你趕他了?讓他慢慢走吧。”八戒說:“天色將晚,行了這一日,肚子餓了,大家走快些,尋個人家化些齋吃。”行者聽後說:“既如此,等我叫他快走。”他把金箍棒晃一晃,喝了一聲,那馬如飛似箭,順平路往前去了。你說為何馬不怕八戒,隻怕行者?原來五百年前行者受玉帝封為養馬官,官名“弼馬溫”,所以馬都怕行者。三藏挽不住韁繩,隻得任馬往前猛跑,直到二十多裏才緩步而行。
正走著,路邊忽然閃出三十多個嘍囉,舉刀拿棒攔住去路說:“和尚,快留下些盤纏,放你過去。”三藏嚇得渾身發抖,合掌說:“大王,貧僧是東土去西天取經之人。出家人專以化齋乞討為生,哪來財帛?”賊人要搶三藏的僧衣和白馬,唐僧沒奈何,隻得撒了個謊說:“大王且莫動手,我有個小徒弟後麵就到,他身上有幾兩銀子。”嘍囉們把唐僧捆了,吊在樹上。
八戒闖了禍卻不知道,嗬嗬大笑說:“師父去得好快,不知在哪裏等我們哩。”忽看見三藏吊在樹上,又說:“你看師父還有心思爬上樹去打秋千哩!”行者說:“呆子,住嘴。師父吊在那裏,我先去看看。”行者登高一看,認得是夥強盜。心中暗喜,搖身一變,變作個小和尚,背著一個包袱走來。
那夥賊人圍上來說:“小和尚,你師父說你腰裏有盤纏,趁早拿出來,饒你性命!”行者將包袱放下說:“盤纏在此,銀子不多,要,就拿去,不要傷我師父。”那夥賊人見這小和尚倒還慷慨,就放了唐僧。唐僧得了性命,也不顧行者,上馬就走。那賊人打開包袱看時,卻是兩件破襖。賊人大怒,一齊來圍打行者。行者的光頭被打了七八下,他隻當不知,還滿臉賠笑著說:“真好受!真好受!再打!”賊人說:“這和尚好硬的頭!”行者笑著說:“不敢,承蒙誇獎!”那賊人說:“這和尚想必是煉過鐵頭功,且用刀子劈他。”行者惱了,從耳朵掏出金箍棒,晃一晃,有碗口來粗,將賊人打死了幾個。唐僧趕到,見行者打死人,就念起緊箍咒來。行者疼得在地上打滾。那些剩下的毛賊見行者在地上打滾,趁機揮刀要殺行者。行者更加惱怒,忍痛又打死幾個。唐僧見行者又打死人,越發念個不停。行者痛得隻覺那箍兒直往肉裏勒。
三藏住了口,說:“悟空,我一向教你行善,今日如何打死這麼多人?他雖是強盜有罪,也不該打死他。你去罷,我不要你跟我了。”行者說:“師父,我一路降妖除怪,全是為了你。今日打死幾個毛賊,那是因為他要搶我財物。我打死他,也是為了師父。”三藏說:“他雖是強盜,也可教化。他是人身,不比妖怪。我決計不要你了,你快去吧!”行者苦苦哀求不允,行者心想:“這和尚負了我心,我到普陀崖告訴觀音菩薩去。”
大聖縱起跟鬥雲,不用一個時辰,就到了南海伽落山上。行者見了菩薩,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湧。菩薩說:“悟空,有什麼傷心事,說來我聽。”行者說:“當年弟子為人,曾受過誰的氣?自蒙菩薩解降天災,皈依佛門,保護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經。弟子舍身拚命,除妖降怪,在所不辭。隻希望成就正果,怎知那長老背義忘恩,更不察青紅皂白之苦!”行者將打死攔路強盜之事前後說給菩薩聽。菩薩說:“唐僧奉旨西行取經,本是行善之舉,決不輕傷性命。你有無數的神通,何苦隨便打死那麼多草寇!打死妖怪,是你的功績,把人打死,卻是你的不仁。將他打退,就可救了你師父。平心而論,還是你的不善。”行者含淚說:“就算是弟子的不善,也當將功折罪,不該這般趕我。萬望菩薩慈悲,將鬆箍咒兒念念,褪下金箍還你,放我仍舊往水簾洞逃生去吧。”菩薩笑著說:“緊箍咒是如來傳我,卻無什麼鬆箍咒兒。”行者說:“既然如此,我上西天求如來念鬆箍咒兒去。”菩薩說:“且住。我看你師父頃刻之際,就有傷身之難,不久便來尋你。待我與唐僧說說,叫他還同你去取經,以成正果。”大聖隻得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