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比丘國行者救童子(2 / 3)

行者和老道廝打,驚動了裏邊的七個女怪。七個一擁出來,就敞開懷,露著雪白的肚子,作起法來,用絲繩搭起一個篷,把行者蓋在底下。行者見事情不妙,念個咒語,撞破天篷走了。

行者見那妖精厲害,又不知她們是什麼妖精,就念個咒語,把土地神喚來。土地告訴行者,那七個女妖是七個蜘蛛精,卻不知道那老道是什麼怪物。行者問明白了,便知怎樣作法降怪。他又到黃花觀來,從尾巴上拔了七十根毫毛,吹口仙氣,變作七十個小行者。又對金箍棒吹口氣,變作七十個帶叉的棒。一個小行者拿一根棒,對著那天篷就攪,把絲繩都攪斷,裏麵拖出七個蜘蛛,都有巴鬥大的身體。七個蜘蛛齊喊饒命。行者說:“我先不打你,快還我師父、師弟來!”那女怪說:“師兄,還他唐僧,救我們一命!”那道士從裏邊跑出來說:“師妹,我要吃唐僧肉,救不了你們了!”行者大怒說:“你既然不還我師父,就看看你妹妹的樣子!”行者舉起鐵棒,把七個蜘蛛精打得稀爛。行者將尾巴搖了兩搖,收了毫毛,來追道士。

那道士見打死了師妹,發威舉劍來迎。戰了五六十回合,道士手軟,便解開衣帶,忽喇一聲脫了道袍。行者笑著說:“打不過人,就是脫光了也是無用!”原來這道士脫了衣裳,把手抬起,隻見他兩脅下有一千隻眼,迸放出無數道金光,十分厲害。行者慌了手腳,隻在那金光裏亂轉,就是轉不出去。他急了,往上用力一跳,撞破金光,撲的跌了個跟鬥。忙伸手摸摸,發現把頭皮都撞軟了。心想:“倒黴!倒黴!今日這顆頭不行了!往日任他刀砍斧剁,不能損傷,卻怎麼被這道金光撞軟了皮肉?就是好了,也得個破傷風。”行者進退不得,忙變成個穿山甲,從地下鑽了二十餘裏出來,方才脫了那金光。行者現了本相,坐在那裏傷感。

行者正在悲切,忽聽見背後有人說話:“悟空,為何不保你師父,卻在此啼哭?”行者回頭一看,見是黎山老姆,慌忙拜見,將師父被妖怪拿住一事說了。黎山老姆叫他去請毗藍婆婆菩薩。行者謝過老姆指點,一個跟鬥雲到了紫雲山,請得菩薩同來救師父和兩個師弟。

二人到了黃花觀,望見觀裏觀外,一片金光豔豔,毗藍婆從隨身衣領裏取出一根繡花針,望空拋去。隻聽一聲響,破了金光。菩薩和行者按下雲頭,走入觀裏,隻見那道士合了眼,不能舉步,像個瞎子。行者取出棒要打,毗藍婆止住說:“大聖莫打,且先看你師父去。”

行者到後麵客房看時,見唐僧三人都睡在地上吐唾沫。毗藍婆從身上取出三粒解毒丹,放入三人口裏。不一會,三人一齊嘔吐,得了性命。行者又叫那妖道現出本相。毗藍婆上前用手一指,那道士就現了原身,乃是一條七尺長短的大蜈蚣精。原來這毗藍婆是昴日星官的母親,昴日星官是大公雞,他老媽是隻母雞。蜈蚣本性怕雞。毗藍婆收了蜈蚣精回紫雲山去了。

唐僧師徒在莊上吃完齋飯,收拾上路。又行了幾個月,見一座城池,就到跟前打聽,知道此地叫比丘國,今改作小兒城,唐僧師徒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進了城中,隻見家家戶戶門口都放著一個鵝籠,裏麵坐著一個小孩,都隻有六七歲模樣。

四人轉到金亭驛,到館中安歇。三藏問那亭長:“今日能否入朝拜見皇帝,倒換關文?”驛丞說:“今晚不能,須等明日早朝。”三藏又問:“你們這裏養孩兒,不知怎麼養法?”驛丞說:“天下都一樣。養育孩童,都是父母精血,懷胎十月而後生下。喂乳三年,就像個人樣了。沒有什麼不明白的。”三藏說:“據你所說,與我大唐沒什麼差別。但貧僧進城時,見家家戶戶門口各放一個鵝籠,都有小孩在內。我對此事不明白,可否相告?”亭長連忙搖手說:“長老莫問,也莫理他,莫說他。”唐僧見此事奇怪,拉住驛丞要問個明白。驛丞無可奈何,隻悄悄地說:“此城原是比丘國,近日來民謠改為小子城。三年前,有個道士打扮的老人,帶著一個女子,年方十六歲。這女子傾國傾城,如同觀音。老人將女兒進貢給皇帝。陛下愛其美色,十分寵幸,稱為美後。近來整日與美後不分晝夜地尋歡作樂,弄得精神疲倦,身體虛弱,不思茶飯,命在旦夕。太醫用盡良藥,不能治療。那老人被封為國丈。國丈稱有海外秘方,藥已配齊,隻少藥引子: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煎湯服藥,服後有千年不老之功。這些鵝籠裏的小兒都是選來的,養在裏麵。孩子父母因懼怕王法,不敢啼哭,暗裏傳播謠言,叫做小兒城。這都是皇帝沒有德行。長老明早進朝,隻去倒換關文,不要提起此事。”

三藏聽了,失聲痛哭說:“昏君,昏君!你貪歡愛美,弄出病來,卻要弄死這麼多小兒的性命!苦也,苦也!”八戒說:“師父,你是怎麼了?你是‘專把別人家的棺材抬到自己家裏哭’!不要煩惱。常言說:‘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弄死的是本國的百姓,與你何幹?莫替古人擔憂!”沙僧說:“師父莫悲傷。等明早倒換關文,當麵同國王講。如若不從,看他是怎麼樣的一個國王。或許那國丈是個妖精,想吃人的心肝,故意出此主意,也是難說。”行者說:“悟淨說得有理。明日等老孫同師父進朝,看國丈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他是人,隻是誤走了歪門邪道,等老孫給他糾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讓這國王看看,叫他少親近女色,斷不能讓他傷害那些孩童性命。”三藏覺得沙僧和行者的話在理,心裏佩服。

唐僧擔心那些孩童有什麼意外,便叫行者作起法來,三人一齊念:“南無救生藥師佛!南無救生藥師佛!”行者又念動真言,把山神、土地、四值功曹、六丁六甲等神都叫來,說:“今因路過比丘國,那國王無道,聽信妖邪,要取小兒心肝做藥引子,指望長生不老。我師父不忍心,要救生滅怪,故老孫特請各位來,各使神通,幫我把這城中小兒,連籠攝出城外隱藏一二日,好生護侍。等我除了妖邪,再送給與我。”眾神聽令,各顯神通,滿城中陰風滾滾,慘霧漫漫。當晚三更時分,鵝籠裏的小孩都不見了。

次日早晨,行者同三藏入朝倒換關文。國王接黃門官奏報,大喜說:“遠來之僧,必有道行。”叫人請進來。唐僧朝見完畢,見那國王形體麵容削瘦,精神倦怠,說話有氣無力。國王把文書慢慢地看了又看,才蓋了寶印,遞與唐僧。國王正要問取經原因,忽報國丈爺爺來到。國王忙下來迎接。國王和唐僧向國丈行禮,國丈正襟危坐,都懶得回禮。國丈問:“僧家何來?”唐僧說:“貧僧乃東土唐朝差往西天取經之人,今來倒換關文。”國王笑著說:“西方之路,黑漫漫的有什麼好處?”唐僧說:“自古西方乃極樂世界,它怎麼不好?”國王說:“我聽說僧是佛家弟子,隻不知僧佛是否長生不死?”唐僧合掌說:“做和尚的是修生養性,一切皆空。行功打坐,修煉道法。六根清淨,然後能成大事,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那國丈聽了,付之一笑,指著唐僧說:“這和尚滿口胡言。俗話說:‘坐,坐,坐,你的屁股破!水煎熬,反成禍!’”國王聽了,十分歡喜。三藏不敢多說,謝恩而出。到了殿下,行者悄悄告訴師父:“這國丈是個妖邪。國王受了妖氣。你先回去,老孫在這裏聽他的消息。”三藏獨自返回。

行者變成一隻小蜜蜂,飛到金鑾殿屏風後麵釘在那兒,探聽消息。隻見有官員來報:“陛下,昨夜的一陣冷風,將各家各戶鵝籠裏小兒,連籠帶人都刮去了,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國王聽了,又驚又惱,對國丈說:“此事乃天滅我也!本來要用這些小兒心肝做藥引,卻被冷風刮去。不是天要滅我又是什麼?”國丈笑著說:“陛下不必煩惱。這小兒被刮去,正是天送長生不老藥給陛下。”國王不解,國丈說:“我剛入朝來,見了一個絕妙的藥引,強似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之心肝。”國王還是不懂,國丈又說:“那東土差去取經的和尚,我看他是個十世修行的真身,元陽未泄,比那小兒要強百倍。若得他的心肝做引子,服用我的仙藥,足保萬年之壽。”國王聽後,便信以為真,對國丈說:“何不早說?剛才留住不放他去就行了。”國丈說:“這有何難!陛下隻須馬上傳旨,緊閉城門,派兵圍住金亭驛,將那和尚拿住,取了他心,即成大事。”國王照著國丈的話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