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1 / 3)

傳東海之外有一仙山,落霞時分可見,人稱為落霞山。山分陰陽二坡,陰坡生燭花,殷紅一片,陽坡生淚草,青蔥遍野,又名青紅山。山顛有一奇石,傳為女媧補天所遺,又傳某一仙女因思念凡塵而化身為石。石旁有一涼亭,上書忘憂亭,立於亭上可見雲海。每逢滿月之時,雲海中便隱現出二十三座浮島。

島上均有一瀑布,下有一湖泊。每至十五,浮島漸漸從雲海中升至忘憂亭旁的月湖上,待二十三座島排列好後,島上的湖泊便會向下淌出如月光般皎潔的湖水,緩緩的如柱般同月湖連在一起。這時,月湖中的精靈便會唱起歌,聲音婉轉優美,溫柔的與這奇景融在一起,令人深深陶醉。

月湖的東北麵直通東海,瀑布如垂直落下,激起水霧一片,壯麗恢弘。月湖的東南麵另一番情景,柔和的水流順著峭壁,緩緩流下,在平頂中形成一小湖,名為憐湖。憐湖旁為一山門,上書青紅苑。苑內有奇花異草終年繁盛,五彩斑斕,內鋪碎青石路。有大小房間72座,每座都精巧萬分。其中朱色一間為青紅仙子燭夜所住,旁一側便是她的義妹祝黎所居,其餘房間則為山上的蜂精蝶精所占。

青紅仙子燭夜本為天上酒神,因不喜歡天界氣息下凡至此。祝黎則是她當年從水藍島所救草妖。每月初二至初九,燭夜都要下凡去搜集酒材,這時山中事務便由祝黎來打理。

凡人踏入青紅山,若不小心上了陰坡,會被燭花吸盡精氣而死。如果說上了陰坡至少還有全屍的話,那麼上了陽坡就是直接從這個世界蒸發。淚草一但接觸人的氣息,便會長出長長的蔓藤將人包裹其中,同時分泌一種黏液,將人溶解成一灘血水。

雖青紅山從未被凡人打攪過,但這裏也非清淨之所,經常會有各路神仙,妖精,魔人來此討酒。燭夜所釀的仙酒,因顏色不同而功效不同,香醇無比,享譽六界。這是集落花之魂,芳草之息相混合,以日月之影,雲霞之彩發酵,再配與天之精,海之氣,地之魂最後用月湖之水冰封所製。一些藏於憐湖深處,一些存放於青紅苑內。

每當有人來討酒時,不論身份,不論等級,燭夜均會微笑的雙手奉上,在她心中,萬物皆平等。但礙於神仙本身的規定,不能幫助凡人。

每月的初七至十七為青紅山的大日子,這時,蒼梧君會帶著時令的特產來訪。燭夜則拿出最好的酒食同祝黎一同招待蒼梧君。

蒼梧君在蒼梧山修行,不像燭夜是天生的神仙,而是由人成仙,又名現世仙。他對自己的過往閉口不言,從不提起自己曾經的名字,隻喜歡別人稱呼自己為蒼梧君。他經常和燭夜一起飲酒笑談蒼生,二人引為知己。蒼梧君脾氣很好,從不生氣,總是麵帶微笑。他喜歡深夜到忘憂亭,望月飲酒。每當這時,燭夜總會奉上忘憂酒,靜靜坐在他的旁邊,不語。

每月十七一早,蒼梧君便會離開。午夜時分,燭夜就會下凡去見一個人。故事便是從這裏開始。

時至夜中,燭夜化為凡人,來到揚州城外的荒野間,輕輕喚道:“清月。”

聞聲而現的是一個眉目中帶著哀傷的女子,身著白衣,長長的烏發垂落於腰間,用白紗挽住。手持一把白色的油紙傘,微垂著頭,毫無血色,見到燭夜後微微欠身行禮。待她抬起頭後,一雙憂傷的眼睛中閃爍著純淨的光芒,如月光般皎潔無暇,又透著幾分淒涼。

她叫白清月,是揚州城內大商人白員外的三女兒,有兩個哥哥,一個在朝中做事,另一個繼承父業從商。當然這已經過去的事情了,現在的揚州已經沒有了姓白的商人,更沒有她。她是個遊魂野鬼,在世間已徘徊了四百多年。

“仙子。”白清月輕輕說,聲音如絲線般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