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領導者當避諸葛亮式弱點(1 / 1)

諸葛亮能掐會算、能謀善斷。但我認為,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缺乏開發團隊智商的意識。

團隊智商是一個組織中釋放出來的智能在經過相互抵消之後,同該組織的人數相除所得的商數。這個商數越高,該組織應對多變環境、複雜挑戰的成功率就越高。相反,這個商數越低,該組織落入敗局的可能性就越大。一個隻重高層領導人智能釋放的團隊,即使其領導者智商再高,其團隊智商也偏低。蜀軍的經曆,就證明了這一點。

諸葛亮出茅廬後,確實在處理一些重大問題上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但他隻喜歡個人“神機妙算”決策,而且事無巨細“皆親覽焉”,弄得上上下下老指望他“搞定”大事小事,使團隊力量難以發揮。其實,他的團隊中並非沒有人才,比如龐統,就稱得上是一個謀略家。但諸葛亮單槍匹馬“運籌帷幄”慣了,讓龐統少有“露臉”的機會,龐統有勁無處使,最後在落鳳坡中箭身亡,令人惋惜。由於諸葛亮不注重提高團隊智商,所以他統帥的團隊後來竟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尷尬局麵。而最終,“亮”完國也敗,其教訓可謂深刻。

一個人行終究是不行的,大家行才能真正的行。在這方麵,劉邦和曹操都比諸葛亮強。劉邦論本領,比不上善於運籌的張良,也比不上懂得治理國家、安撫百姓的蕭何。更比不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韓信。然而劉邦能充分利用眾人的智慧和力量,將張、蕭、韓等名將整合成一個最出色的團隊。曹操亦非常注重團隊潛力的開發和智慧的挖掘。重用的著名智囊人物如萄或、苟攸、鍾繇、華歆等就有十幾個。為了吸引人才,連一言不發的徐庶也照養不誤。曹操的許多絕妙計策都是這些謀士們出的。正因曹操的團隊行。所以最後控製了大半河山。從這裏不難看出,開發團隊智商和挖掘團隊潛力,是劉邦、曹操取勝的極其重要的因素。當今世界,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不斷湧現,競爭的環境日趨複雜,無論是政界還是企業界的領導人,均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按照傳統理念構建的團隊往往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團隊生態係統”,因循守舊的“死腦筋”和呆板教條的管理製度正被淘汰。因此,當今的領導人,都不應是諸葛亮式的隻重個人才能發揮而不重視團隊智商提高的獨斷專行者,而應是高度重視團隊智商提升的智慧英雄。智慧型領導者善於激發和凝聚所有人的智能,善於引導團隊上檔升級。而做這樣的領導者也是領導人的升級,是當今時代的必然要求。

總而言之,當今的領導人均應從諸葛亮身上吸取教訓,不做牧羊式領導,而應注重開發好團隊智商,把團隊建成一個實在的智慧人聯合體。如此,勝利之旗就會始終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