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老年性瘙癢
(疾病概述)
老年性瘙癢是發生於老年人皮膚的瘙癢症,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的各項功能也隨之退化。皮膚當然不能幸免。皮膚的衰老退化,會導致汗腺、皮脂腺功能的減弱,皮膚缺乏皮脂及水分的滋潤變得萎縮、幹燥,易導致皮膚瘙癢,尤其秋冬季節氣候比較幹燥時,或者是洗完澡後1~2天。老年人隨著增齡,皮膚也在逐漸萎縮退化,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幹燥可引起瘙癢。尤其在冬季,由於室溫過高使皮膚角層所含的水分過度丟失,使老年人皮膚幹燥,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減弱而易發生瘙癢,這亦可稱冬季瘙癢症。部分患者的發病也許與全身新陳代謝異常、糖尿病有關。此外,精神、飲食、物理刺激、細菌和寄生蟲感染等因素也可導致瘙癢。
(主要症狀)老年性瘙癢可見於全身皮膚,尤其在脛前部更為突出,瘙癢為陣發性,時好時壞,晚間入睡時更為明顯。皮膚顯幹燥,有細小皸裂和幹燥鱗屑。若因瘙癢而過多地用熱水、肥皂洗燙以止癢,則進一步造成皮膚幹燥而使症狀加劇。皮膚會有抓痕、血痂、表皮剝脫、色素沉著等,日久可引致感染或濕疹樣變。老年性瘙癢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多在秋季發生,隨著氣候的寒冷幹燥加重,冬季發作得最為嚴重;到春季氣候轉暖濕潤,症狀也相應減輕,但到秋天又會再次發作,形成一個循環周期。
(2)瘙癢的部位不確定,多發生在上肢、背部、下肢等部位,但有的全身瘙癢。
(3)室溫越高,瘙癢越劇烈,尤其是夜間睡眠時。
(4)瘙癢程度較劇烈,老年人因此用力抓搔皮膚,往往會越抓越癢,越癢越抓。若將表皮抓破,則會出血結痂。反複發生,會使皮膚增厚,顏色變深。
(治療處方)局部治療多采用外用止癢劑,如2%樟腦軟膏、1%達克羅寧乳膏,既可止癢,又可潤澤和保護皮膚,防止皮膚水分蒸發,使瘙癢症狀減輕。如皮膚較幹,也可外用甘油洗劑(甘油50ml、酚1g、30%乙醇30ml、水加至100ml),一日2~3次;或塗敷維生素E乳膏、維生素B6乳膏;對伴有繼發濕疹樣病變的患者,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曲安奈德軟膏、膚輕鬆軟膏塗敷,一日2~3次,有止癢和抗炎作用。
(用藥提示)
(1)達克羅寧能阻斷神經衝動或刺激的傳導,抑製觸覺、壓覺和痛覺,對皮膚有止痛、止癢及殺菌作用。其穿透力強,可通過皮膚及黏膜吸收,作用迅速而持久。
(2)氧化鋅(鋅白)對皮膚有抗菌、收斂、滋潤和保護作用,並有吸附及幹燥的性能。通過毛囊吸收到細胞核內促進核酸和核蛋白質的形成,並促進人體組織的修複和創麵的愈合。適用於急性或亞急性皮炎、濕疹、痱子及皮膚潰瘍等。上述藥物常以乙醇、二甲亞碸或水為溶媒製成醑劑、搽劑;或以油、凡士林為基質製成軟膏和乳膏劑。應當提請注意的是,此類藥刺激性較大,不宜用於破潰或有滲出液的皮膚處。
(3)局部應用後可用力搓搽以幫助滲透,但強度僅達到皮膚發紅即可。注意避免接觸眼結膜、生殖器官。用藥持續時間也不宜太長,一俟局部疼痛或瘙癢症狀緩解,即停止使用。
(4)對年老、年幼或體弱者應用要慎重,首先嚐試應用小劑量,待觀察無嚴重反應後再繼之全量給藥;另外也應觀察用藥後有無發生皮疹、蕁麻疹、顏麵水腫、口唇水腫等過敏反應。內衣寬鬆舒適,最好是全棉製品,勤洗勤換。不要讓皮膚直接接觸羊毛織物,避免摩擦。沐浴的次數應適當減少,水溫不宜太熱,忌用堿性重的洗滌劑及肥皂。浴後擦用有保濕效果的護膚品。沐浴的次數應適當減少,水溫不宜太熱,忌用堿性重的洗滌劑及肥皂。浴後擦用有保濕效果的護膚品。食物宜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及蔬菜。
第二十六節濕疹
(疾病概述)
濕疹又稱為特應性皮炎或異位性皮炎,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又因為大部分患者是由兒童時期開始發病,所以又稱小兒濕疹。濕疹是一種慢性且長期的皮膚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他人。為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類型根據皮損特點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三者無明顯界限,可以相互轉變。濕疹的病因複雜,真正病因尚不很清楚。由內、外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導致。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內部因素: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膽囊炎、扁桃體炎、腸寄生蟲病;內分泌及代謝改變,如月經紊亂,妊娠等因素;血液循環障礙,如小腿靜脈曲張,導致小腿濕疹;神經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等;遺傳因素如過敏體質,每一個體對各種因素的易感性與耐受性與遺傳有關,可隨年齡、環境而改變。外部因素:食物方麵:魚、蝦、牛羊肉等過敏;吸入物:花粉、塵蟎、微生物等過敏;生活環境:日光、炎熱、幹燥、動物毛、皮;各種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等。一些患者的發病機製可能與遲發型變態反應有關。
(主要症狀)
1.急性濕疹(acute eczema)表現為原發性和多形性皮疹。常在紅斑基礎上有針頭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嚴重時有小水皰,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在皮損周邊,丘皰疹逐漸稀疏。皮疹分布對稱,多見於頭麵、耳後、手、足、前臂、小腿外露部位及陰囊、女陰、肛門等處,嚴重者可彌漫全身。自覺瘙癢較重。常因搔抓形成點狀糜爛麵,有明顯漿液性滲出。如繼發感染,則形成膿皰、膿液、膿痂、淋巴結腫大,甚至有發熱等全身症狀。如合並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形成嚴重的皰疹性濕疹。
2.亞急性濕疹(subacute eczema)經急性發作後,紅腫及滲出減輕,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皰疹,皮疹呈暗紅色,可有少許鱗屑及輕度浸潤。此為亞急性階段表現。有時可因再次暴露於致敏原、新的刺激或處理不當,而導致急性發作或加重。如經久不愈,則發展為慢性濕疹。
3.慢性濕疹(chronic eczema)由急性濕疹及亞急性濕疹遷延而成,或自一開始即呈慢性炎症。表現為患部皮膚肥厚,表麵粗糙,呈苔蘚樣變,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病情時輕時重,延續數月或更久。好發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多對稱發病。由於病變部位不同,表現有差異。
(1)手部濕疹:由於手部接觸外界各種刺激因子的機會較多,故發病率高,但很難確定確切致病因子。多數起病緩慢,多發生於指背及指端掌麵,可蔓延至手背及手腕部,境界不清或呈小片狀皮損,至慢性時有浸潤肥厚,因手指活動而有皸裂,甲周皮膚腫脹,指甲可變厚不規則。手部濕疹亦可發生於掌側,具局限性,但邊緣可不甚鮮明,多粗糙,有小丘疹、皰疹及浸潤肥厚。冬季常發生皸裂。因雙手經常接觸外界物質,故手部濕疹不論其病因為何,常受繼發因素影響,而使病情變化,一般較頑固難治。
(2)乳房濕疹:多見於哺乳期女性。乳頭、乳暈及其周圍,境界清楚,皮損呈棕紅色,糜爛明顯,間覆以鱗屑或薄痂,有浸潤時可發生皸裂,自覺瘙癢疼痛。停止哺乳後容易治愈,如頑固不愈或單側發生者應注意排除濕疹樣癌。
(3)外陰、陰囊和肛門濕疹:局部瘙癢劇烈,常因過度搔抓,熱水燙洗而呈紅腫、滲出、糜爛。長期反複發作,可呈慢性濕疹表現,皮膚皺紋深闊,浸潤肥厚,大多幹燥,有薄痂和鱗屑色素增加或有部分色素脫失,有滲出時,可腫脹、結痂、皸裂。
(4)錢幣狀濕疹:皮疹好發於四肢,損害為密集的小丘疹和丘皰疹,呈圓形或類圓形的錢幣狀斑片,境界清楚,直徑為1~3cm。急性期潮紅,滲出明顯,周圍有散在性丘疹。水皰常呈衛星狀。轉為慢性後,皮膚肥厚,色素增加,表麵覆有幹燥鱗屑和結痂,自覺瘙癢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