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二:俞敏洪為什麼?(2 / 2)

另外,誠如張翼所言,創業這些年,俞敏洪一直在苦心孤詣地樹立一種“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為理想主義鼓呼的新東方精神,這種精神氣韻足以解讀19年來新東方緣何一如既往的人氣鼎盛,也足以破解俞敏洪創業創富成功的所有奧秘。當然,我更讚同俞敏洪自己的表述,“新東方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以利益驅動為主體的,新東方的成功是利益實現、情感維係、理想驅動的結果”。

眾所周知,新東方的內部紛爭曾經鬧得沸沸揚揚,但是,難能可貴的是,新東方沒有因此分崩離析、灰飛煙滅。俞敏洪是關係整合、資源整合的高手,他深知,自己與那些係出北大的創業夥伴,即使有了共同的利益或利益共同點,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順利實現資源整合。資源整合是多方麵的合作,切實的合作需要有各方麵利益真正能夠實現的預期加以保證。毫不妥協地“去家族化”,堅定不移地實施資本化改造,義無反顧地走向資本市場,就是俞敏洪為新東方尋找和設計出來的多方共贏的機製。

如果僅僅將本書定義為80後、90後的精神勵誌,我認為並不全麵。瀏覽本書,我分明能夠感受到作者努力地試圖通過那些催人淚下、激蕩人心的故事向公眾完整而清晰地描摹一種原汁原味的本土企業家精神,同時也以可信的事例解析了俞敏洪的企業家精神形成的路徑和機理,分析了俞敏洪的企業家精神是如何轉化為創富技能並進一步轉化為引領和推動新東方成長、成功的動力。

企業家,是市場經濟的中國社會最為稀缺的財富與資源。我們處在一個萬眾呼喚企業、渴望成為企業家的年代。坦率地說,言及俞敏洪、新東方,我本人向來懷抱天然的好感、由衷的敬意。我想,這大抵是因為俞敏洪也曾是如我一樣的大學教師。

從寒酸窘迫的北大英語老師到名滿天下的當紅企業家,俞敏洪其人其事、所作所為,無不彰顯著令人尊敬的企業家品質。比如,主動承擔風險、積極改變自我的奮鬥意識;麵對難以計數的困難和挫折從不輕言放棄的執著態度;識別機會、快速行動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大柔非柔、善於妥協、內心強大、懂得感恩的道德素養;以及創造價值、回報社會的責任感和服務莘莘學子的理想抱負。

張翼是一名資深媒體人,本書是他以記者身份跟蹤采訪新東方、俞敏洪長達八年的心力之作。我相信,閱讀本書,讀者會產生既遠又近、溫暖有力的感受,“遠”是因為俞敏洪的毅力、精神、修為、境界,可彰而難學:“近”是因為俞敏洪的磨難、艱辛、屈辱、血淚,切近而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