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擴建工程(2 / 2)

不過經過了一天時間的努力,去到各個村莊市集,馬不停蹄地行走在新津城附近,總算買到了足夠的建築材料。一想起這些東西要急用,三個人都顧不得休息,又策馬奔騰趕回了桐麻山。

由於這次要購買的建築材料實在是太多,所以花費也是巨大,回來的時候總共也就是隻剩下三十兩銀子和十二貫銅錢。王烽也不是個吝嗇摳門的人,把剩下的這些錢都賞給周飛、劉虎、楊明三人了。

建築材料已經購買好了,接下來就是開展城寨的擴建工程。第二天王烽特意又命張家兄弟去買牛羊肉來犒勞大家,然後宣布擴建工程的開始實施,大家聽到號召,都立刻行動起來。

接下來的三個半月裏,大夥兒為了城寨的擴建工程可真是忙得夠嗆,甚至可以說是一絲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大家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吃喝拉撒之外都是在幹活兒,累得一躺倒床上或者地上就立刻睡著,睡得死死的,每天幾乎都是同樣的程序模式:卯時初起床、倉促吃完早飯、幹活直至戌時末,差不多是六個時辰。王烽也同樣參與其中,對於重體力勞動可以深有體會,一天下來,累得骨子都快散架了。

劉文敬和周飛都一直在勸王烽不要參加勞動,但為了給大家樹立一個典範,激發眾人的動力,王烽仍然堅持著。

出人意料的是這個擴建工程所耗費的時間遠遠超出預定時間,王烽原來認為隻需用一個月,但誰知道足足花了三個半月的時間才將工程完成,而且中間所動用的人力是上百個,還是玩命似地趕工。

工程剛一開始,王烽就立刻感覺到人手不夠用,就命令劉文敬按照清楚底細、了解背景的要求,下山去各個村莊招募高壯漢子,一共募來了八十二人,在允諾他們攜帶家眷的條件後,便全部帶上山來。

用了三個半月的時間,一百多人的人力,玩命似地幹活,終於把擴建工程給趕完了。

建好了最後一間屋子的那天,在場的所有人無不感到欣慰與歡樂,畢竟這是大家齊心協力三個半月的美滿結果。

王烽計劃中還準備建造一間主廳堂,最終也在最後幾天內完成了。這間主廳堂寬一百米、長二百三十米、高三米,是城寨裏最大的建築物,王烽命名為“忠義廳”,有些模仿水滸傳裏梁山水泊的意思;這裏將用作迎接外客、召集聚會、討論事務的地方,也即將是桐麻山城寨的中心。

而另外的四十間大屋都是極其寬敞明亮的磚瓦房,雖是建得穩當穩固,但由於工期趕得緊,並沒有什麼裝飾,就是刷了一層白漆,裏麵也沒有什麼裝飾,隻有簡陋的床鋪。這些大屋比起以前的村屋大上四倍有餘,光是一間就能住下三十多人。

至於那一間庫房,王烽是格外關心,因為那是用來放置財物的,所以不得不關心。庫房是建得比任何房屋都穩固,光是牆壁就比其他的房子厚上兩倍不止,連門都有裏外兩扇,上了四道銅鎖,可謂是密不通風,連蒼蠅蚊子都休想飛進去。

擴建工程完成的當天,王烽就宣布要舉辦宴會,犒勞一下大家。

聽到這個消息的人無不興奮,因為他們都知道,城寨裏舉辦宴會的時候可當真是天下間最快活的地方,酒隨喝、肉隨吃,大家無論說了什麼樣的話,做了什麼出格的事,都會被在笑聲中原諒。

由於增員到了一百二十五人,再加上四十多位帶上山的家眷,總共一百六十多人,王烽花費重金,叫已經成為了城寨裏公認的夥夫張家兄弟下山去買了三頭大肥豬,上百斤牛羊肉,還有瓜果美酒,然後帶回來烹製,讓所有人嚐嚐手藝。

人實在是太多,所以宴會的場地都分成了三個地方:王烽、趙輝、周飛、劉氏叔侄等主幹人物在忠義廳,其餘弟兄都在一個大屋裏,至於女眷小孩則在灶房。

隨著人員的增多,桐麻山已經開始分出了上下階級,這是王烽樂於看見的。

“為今日新建的四十間大屋和忠義廳落成而幹杯!!”王烽坐在宴席的首座上,異於平常地倒了一大碗酒,舉了起來,豪氣萬丈地說道。

在座的人看見王烽舉起酒碗,也連忙倒上一碗酒,對向王烽大聲地說道:“幹!!”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