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組長,..遺憾的是這個公寓門口的攝像頭壞掉了。不過詢問門口賣粥的小販得到一些線索,三天前有個神情慌張的女大學生突然跑出公寓樓道,並且撞翻了粥鍋,什麼也沒說就跑掉了。”一位刑警向陳忠報告道。
“那麼這個女大學生就是凶手或者是發卡的主人?看來偵破方向是YY大學沒錯。”在這個充滿蒼蠅與腥臭的房間裏待得太久,陳忠的胸口有些發悶。於是走出屋子來到門口。
他盯著鐵門,暗自沉思著,讓他想起了某些事情。
已判處死刑的連續殺人狂-------「噬骨餓魔」洪澤晨。
一八八八年八月七日,英國倫敦東區爆發了白教堂血案,一名妓女慘遭利刃割破喉嚨,全身刀傷共三十九處而亡。此後兩個月內,東區繼續發生多起同樣以妓女為殺害對象、手法同樣殘暴的連續凶殺案,造成當地居民人心惶惶不安,倫敦蘇格蘭警場大為震撼。
當時的倫敦東區其實是個龍蛇混雜,貧民、惡徒及娼妓聚居之處,治安狀況不佳日久,倫敦警方也因對這一連串的的謀殺案毫無頭緒而飽受指責。
案件急轉直下的關鍵出現在同年的九月底,當時一家報社接到一封署名“開膛手傑克”(JacktheRipper)的來信,內容以紅墨水書寫,信中明白表示自己是白教堂以降的連續謀殺案真凶,信末並且蓋上指印。十月初收到第二次來信,從信中非下層社會的用詞分析,顯為同一人所為,並充滿挑釁意味。
於是,經由媒體的大肆披露,開膛手傑克成為全英國人恐懼的神秘潛伏者。在布滿濃霧的倫敦,隱藏著一個神出鬼沒、嗜血成性的殺人魔。
開膛手傑克的殺人行動並未停止,接著又犯下慘絕人寰的最後一案--瑪麗.凱裏命案。瑪麗.凱裏在十一月九日被房東發現遭分屍橫死於租屋房內,不僅被剖腹取出**,凶手還割下她的耳朵與鼻子,切除她的Ru房,並將這些器官排列成人臉的模樣。
警方分析,瑪麗在死亡前慘遭長達三小時以上的虐殺。然而,就在警方認為開膛手傑克將進行更殘暴、規模更大的凶殺計劃時,傑克的行動斷然中止,自此永遠消聲匿跡,徒留世人不曾停息的猜疑。
連續殺人魔的曆史自十九世紀末起,至今大約一百二十年左右,以社會現象的角度來看,應是發展腳步太快的工商業都市裏,使人際關係過度的冷漠與疏離;而價值觀的模糊化與複雜化,則形成對道德的質疑和無視。
再加上多元媒體的興起,導致了個人的精神狀態異常、心智發展扭曲、主觀意識伸張,終於引發了陌生人之間的暴力衝突。
繼開膛手傑克之後,連續殺人魔如時尚流行般地在全球各地肆虐。1880年代波士頓的哲西.帕莫洛殺害二十七名兒童、一八九○年法國的“剃割狂”法海爾犯下十一件虐殺案、德國的佛利茲.哈爾曼為二十四起命案的凶手、有“都瑟多夫吸血鬼”稱號的彼得.柯頓、“山姆之子”戴維.波克威茲、日本的宮崎努、中國大陸的劉叔寶等等……
這些滿手血腥的魔鬼,無一不逞其變態至極的殺人手法,並以平庸凡俗的常人身分隱蔽在人群之中,遁形於警政係統的恢恢法網之隙。
事實上,在高雄市內亦曾經有過一個震動華人世界的連續殺人狂,他就是在1995年槍決的洪澤晨--外號“噬骨餓魔”。
1994年夏天,以高雄市新興區為主要範圍,擴及鄰近的三民區與前金區等地,三個月內一共發生了十二起手法凶殘且相仿的連續命案。和外國大多數連續殺人狂命案的主要不同點在於,被害者並不是幼童或婦女,卻清一色全是老年人。
這些老人的共通點是獨居、年紀都在七十歲以上,而且都有相當不錯的生活水平與教育程度。他們靠退休金的利息及收入豐渥的兒女彙款,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卻沒想到竟橫遭血腥戮殺。
命案全部都發生在午夜。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平均每周一次的老人虐殺命案,凶手皆以長時間進行屍體的肢解作業。他除了以利刃割斷被害人的喉嚨之外,並且斬斷其四肢,以刀片刮除其上血肉,並在暴露的骨骼上留下咬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