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說盡了仙道之難。當年唐玄奘西行10萬裏取回三藏經,也是無有人借其得見佛祖,成就金身。可見:真轉一句話,假傳萬卷經。道家有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甚至還有煉虛合道,為了最後的霞舉飛升。佛家也有所謂十信(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願心;十住:(一)發心住,(二)治地心住,(三)修行心住,(四)生貴心住,(五)方便具足心住,(六)正心住,(七)不退心住,(八)童真心住,(九)法王子心住,(十)灌頂心住。
但這些在我看來都是虛妄,正所謂佛家有雲:舍棄這副臭皮囊,共登極樂淨土。但極樂淨土連這幅臭皮囊都不能容納還算什麼淨土,修個什麼佛。還是《倩女幽魂》中的燕赤霞唱得好:
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
道可道非常道
天道地道,人道劍道:
黑道白道,黃道赤道;
左道右道,無道有道;
人問做道,他非常道;
呸呸呸呸呸!胡說八道!
聖是有道,盜亦有道;
哈!……
食道尿道,哈!
****陽道,哈!
邪門歪道,時來運到;
旁門左道,生財有道;
擺我一道,不能人道;
汪洋大盜,橫行霸道;
鬼哭神號,豺狼當道;唏!
我自求我道!
我…自求…我道!
我自求我道,這才是真正修道者所要的,悟了便是悟了,心有多大,法就有多大。再說了按照佛經說,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神魔遁世,人道大興,哪裏還有什麼神仙蹤跡,哪裏還有什麼長生仙酒。正所謂:神由人造,沒有人也就沒有了神。人類總是這樣:覺得自己不安全,便虛擬一個神靈來保護自己,殊不知,神若有靈,也在祈求人類不要絕了它的香火,斷了它的供奉。
哪裏還有什麼神魔,不過是人類恐懼,欣喜,嚎啕甚至歇斯底裏時的囈語。
所謂求道,在我看來不如說是求真的過程,在這個路上,你不斷地認識了自己,認識了世界,認識了蒼茫宇宙,大千浮遊,到最後爬上心中那座叫“真“叫”道“的山,山中之人就是仙。
——————————————————————————————————————————————————--—————————————————————————————————————————————————
津市,有著“九河下梢”“南北通衢”的美稱,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津市,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津市開始築城設衛,稱津衛,揭開了津市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津市左衛和津市右衛。
1860年津市成為通商口岸以後,西方多國在津市設立租界,津市成為中國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津市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麵建設,均開中國之先河,創造了近代中國100個第一。
津市自從清末民初時期已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近現代工商、金融業興盛繁榮。而到了現代,更是僅有的直轄市之一,經濟發達,商業茂盛,人文思想更是繁榮,而八度出生在這裏。
我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名叫劉八度。公元一九九四年一月二日出生在津市一個很普通的村子裏,據說當時天氣極冷,所以父母便取了個巧起名八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起個九度十度的,就是這樣起的我也沒有辦法。整個村子也沒有多少人,八度的降生倒是為這個小村莊添了一份人氣。
在八度很小的時候,就曾經遭遇了人生中第一個阻礙:重病。據說八度當時得的是急性肺炎,放在現在也許就算不上什麼大病了,可是八度那是畢竟才幾個月大,又是醫學不怎麼發達,在最嚴重的時候醫生都說隨時準備後事,不過也許是八度命硬亦或是有貴人相助吧,八度很幸運的活了下來,回家後,父母就給他找了個師傅,說是什麼避避災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