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這一忙活,倒真起到了作用。來年五月,賈敏果真有了身孕,如海自是喜悅非常,自此待妻子是越發恩愛不盡,不消細說。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次年二月二十六日花朝節之時,賈敏終於平安誕下一名女嬰,生的是眉如遠黛、膚若美玉、通身異香,便是這林黛玉了。
林黛玉長至六歲,已是如海為官所管轄地界姑蘇揚州一帶有名的美人兼才女了,如海夫婦自是愛若珍寶。偏因著賈敏身體不好,以致黛玉在其腹中時亦跟著受了一定影響,因此生來便有些兒天生的弱症,幸得這弱症並不嚴重,隻要多加調養便可無虞。
就在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共享著天倫之情時,賈敏卻忽然身染重疾,百般請醫問藥之後,仍是無力回天,竟扔下深情的丈夫與年幼的愛女,撒手人寰了。
父女倆自是悲慟欲絕,尤其如海,更是恨不能追隨愛妻而去,隻考慮著愛女還年幼,又無人依傍教育,到底於心不忍,方忍痛苟活著罷了。
不想同年冬底,京城賈敏娘家來了書信,卻是賈老太君憐黛玉年小,如海又公事繁忙,難免照顧不周,要接了她京裏去過活兒。如海一想,嶽母所言倒也在情在理,遂作速打點著黛玉上了路。
那黛玉先是百般不肯前往的,奈何其父百般勸慰,又承諾‘少則半年,多則一年,一定打發人接玉兒家來’,方勸得她點頭應允,並帶了奶娘王嬤嬤並自幼跟隨的丫頭雪雁白靈,踏上了進京的船隻。
父女倆這一作別,便是堪堪五載有餘。直至前些日子接到如海來信,說自己病重了,要接黛玉家去相見,那賈老太君方百般不舍的打發了黛玉上路,又命了孫子賈璉全程陪同護送,再四叮囑不能有一點子的差池,於是方有了這大冬日,賈府的船隻出現在江麵上這一出兒。
船行了半日,早又已是午時時分。賈璉正坐在自己的艙房裏,與一個清俊的小廝狎昵調笑,——這賈璉原就最是個好色急性的,平日裏在家有夫人鳳姐兒及通房丫頭平兒在,倒還算安分守己,偏如今身在船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一直得不到饜足,沒奈何,便隻能將跟隨的小廝們內有清俊的選來出火。,聊勝於無了。就有婆子進來道,“回二爺,飯食已準備妥了,是擺在二爺艙裏,還是廳裏?”
賈璉聽說,不答反問,“林姑娘的飯可都送過去了?”
婆子笑道:“都送過去了,姑娘還讓奴才向爺兒您道‘生受’呢。”
賈璉點頭道:“如此便好。把我的飯就送到艙裏來罷。”婆子忙領命去了。
一時飯畢,賈璉又覺著百無聊賴起來,胡思亂想之間,便想起黛玉的仙姿玉質來,不由暗歎,自己也算是那見多識廣、“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之人了,卻仍是見一次黛玉,被震懾住一次,真真與未經過人事兒的毛頭小子一般無二了。
隻是黛玉雖美,卻是那種嬌弱的病態之美、超逸的清靈之美、不食人間煙火之美,——這許多的自然風流態度全聚了她這一人一身,又怎能不令人驚歎,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呢?也怪不得當年他那素來眼高於頂的老婆鳳姐兒在初見了黛玉回來之後,一疊聲兒的感歎稱讚不絕了。以致他每常見了,都不敢直視於她,惟恐一個不慎,褻瀆了眼前的人兒,倒不像是作兄長的見妹子,而像是凡夫俗子見到仙女下凡了!
不提這邊賈璉的暗自感歎,西船艙內,彼時黛玉倒並不若賈璉那般百無聊賴,而是正在王嬤嬤雪雁等人的勸誘下,說著閑話兒。所謂“近鄉情怯”,黛玉此番這一離家,便是堪堪五載有餘,如今好容易踏上了歸途,又兼之聞得如海病重,更是憂心非常,自然成日價心神不寧、茶飯不思的,人亦憔悴了許多,惟有不停的與王嬤嬤等人說道一些兒家鄉的風土人情,方能稍稍緩解一下兒心裏的緊張與期待罷了。
她的另一個自進了賈府後由賈母所給的貼身大丫頭紫鵑,因係賈府的家生子兒,從未出過如此遠門,自然更無從知曉揚州一帶的風土地貌,這會子便全神貫注聽著黛玉主仆幾個說話兒,間或瞧一眼外麵兒一閃而過的山山水水。
大船又行了十數日,終於在來往去到揚州所必經的瓜州渡口靠了岸。棄舟登岸之時,早有林府的大管家領著下人,並打發來的轎子並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
行禮廝見畢,便有兩個婆子扶著黛玉上了馬車,那王嬤嬤等人亦要跟著上去,卻被那兩個婆子笑著勸止住了,“姑娘舟車勞頓了這麼些兒時日,很該先歇息一會子的,老姐姐還是帶著她們幾個,坐到後麵的車上吧,橫豎離得不遠,姑娘若要什麼,亦是極便宜的。”一麵不住向她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