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1 / 2)

水溶並不出去,反而坐到他榻前,問道:“林大人以為此番我來揚州,是為太子及自己謀權財,因此對我有偏見,甚至連看都不想看到我一眼?”

見如海絲毫兒要否定的意思都沒有,他不由嘲諷一笑,道:“如此說來,林大人心裏願意追隨的下一任君主,是我那大哥了?”

“六皇子此言差矣!”話音剛落,如海便沉聲兒道:“當今皇上正是年富力強之際,老臣心裏願意追隨的君主,自然是當今皇上!”

水溶搖搖頭,道:“看來林大人未聽清楚我的話兒,我說的可是‘下一任君主’!林大人所言不假,當今皇上確確正是年富力強之際,但生老病死,從來便是人之常情,閻王爺可不管你是帝王將相,還是凡夫俗子。說句不中聽的話兒,父皇如今已年逾五十,便是身體再康健,如何抵得住歲月的流逝?總會有駕崩那一日。到那時,總要有新皇登基不是?”

一語未了,已被如海打斷:“到那時,老臣早已化作一堆黃土,人間之事,自然與我再無絲毫關聯,六皇子不必再說。”

“到那時,人間之事確是再與林大人無絲毫兒幹聯,可與天宸的百十萬人民呢?與他們也無絲毫兒的幹聯嗎?看來我錯看林大人了,我天宸的百姓們亦錯看林大人了!”水溶搖著頭說完這番話兒,便要抬腳出去。

“慢著!”卻被後麵兒如海喚住了,道:“六皇子此話兒何意?是在說老臣對不起天宸的百姓們嗎?”

水溶早料下如海會喚住自己,心裏不由小小得意了一下,麵上卻猶是一臉的失望與懊喪:“林大人不是連看都不想多看本王一眼嗎?如今喚住我,卻又是為何?”

如海被問得怔了一下兒,方道:“六皇子說老臣對我天宸百姓不住,還請六皇子明言指出,否則老臣便是死,亦不能瞑目。”

水溶聽說,忙換上一臉的痛心疾首,道:“我天宸百姓誰人不知,江浙鹽道林大人,係百年難得一遇、全心全意為百姓謀福祉的好官?如今林大人卻因著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在明明能管的情況下,不再去管百姓們以後是否會遇上仁君,是否會過上更好的生活,豈非是對天宸百十萬百姓不住?”

“實不相瞞大人,此番水溶之所以前來揚州,並非是像我大哥那樣兒,欲使得大人舉薦自己人來接任這巡鹽禦史,繼而為自己謀私利,我所希望的,不過是大人您能不受我大哥左右,舉薦一位真正適合接任此職,如大人一樣,以為國為民謀福澤為己任的官員罷了!請大人三思!”

說完見如海神色間已有所鬆動,他忙又道:“敢問大人,當今太子殿下與大皇子相比,孰優孰劣?”

如海見問,沉吟了片刻,方搖頭道:“太子太過溫厚,隻怕難以讓萬民景仰、鄰邦臣服;大皇子則太過陰狠,且母家勢力龐大,隻怕將來有外戚專權之隱憂,皆非上選也!”

水溶點頭笑道:“林大人果真見地高明!隻是除卻他二人,父皇餘下眾皇子,更是才學平庸,隻怕難當大任,說不得要在兩個非上選的人選中,硬挑出一個上選來了。”

暗自權衡了一番,如海蹙眉道:“果真要二選一,自然是太子為上。隻是太子到底太過寬厚,作賢王尚可,要作一國之君,終究還欠缺了一些啊!”

“我倒不這樣兒想。”水溶道,“如今我天宸傳至第四代,早已是海清河晏、四海升平了,百姓們所需要的,正是一位仁君;況聖祖爺和父皇即位之初,都曾誅殺過一批心懷異己之臣工,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被無辜牽連殃及的,以太子殿下的宅心仁厚,勢必大赦於他們的後人子孫,如此一來,不管是百姓還是臣工,都會對太子殿下感恩戴德,又豈會有那生出二心之人?隨後再讓吏部和國子監出麵兒,挑選一批真正的能臣幹吏,讓他們各司其職,到時又還能有多少事兒要太子親自勞心費神的?未知大人以為如何?”

見水溶的說法兒竟與昨兒個女兒所說的不謀而合,且更又全麵了幾分,如海不由暗自歎服起來,若能換了此子作皇上,天宸百姓才真真是有福了呢!想了又想,如海到底忍不住問了出來:“恕老臣冒昧問一句,以六皇子的文韜武略,難道竟從未想過要親力親為,造福於天宸及天宸百十萬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