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趙姨娘領著婆子們抬了席麵兒出來,瞧得水溶來了,忙忙跪下便要見禮,卻被黛玉及時拉住了,又再四請了她坐上座。她雖拘束得緊,拗不過黛玉,隻得半身坐了,又磕磕巴巴、卻不失熱情誠懇的勸水溶與黛玉吃起菜來,於是一頓飯吃得倒亦算得上其樂融融。
飯畢,大夥兒又吃了一回茶,說了一回閑話兒,黛玉方在約好探春明日打早一道兒瞧惜春去後,依依不舍的告辭去了。
次日天還沒亮透,因想著很快便要見到惜春以致興奮了一夜的黛玉便早早起來了,忙忙梳洗完畢,連早飯顧不得吃,便要出門先喚探春去,水溶與王嬤嬤恐她餓壞身子,自是再四好依,好說歹說勸得她吃了小半碗燕窩粥,又吃了幾樣兒當地的特色小點心,方由水溶陪著她,出了門子坐上馬車,朝著探春店鋪的方向去了。
一時到得探春的店鋪,就見她已領著各自拿了一個大包袱的侍書翠墨候在門外了,黛玉忙令停下車,又恐有水溶在車上,探春難免拘束,因示意他下車騎馬去。水溶雖十分不情願,拗不過黛玉又是嬌聲兒催促又是輕推的,隻得先正色令了跟車的紫鵑與百靈下去扶探春,方瞅準一個大夥兒都未瞧見的時機,低頭快速往黛玉嘴上啄了一下,旋即掀簾躍下了馬車。
餘下黛玉一個人在車裏,又是害羞又是甜蜜的,直至探春等人都上得車來了,猶自紅著臉,探春見狀,因問她:“姐姐可是發熱了,怎地臉兒這般紅?”方使她回過了神兒來,因忙拿話兒來岔開了。
行了約莫一盞茶的時間,馬車便順利出了安陽的城門,沿著西南方向,朝著靈泉寺出發了。因著沿途的景色十分秀美,又有探春在側不時引經據典的解說,眾人都覺才隻過了眨眼間的功夫,已聽得探春說:“到了!”因忙各自下了車,等候起她作安排來,畢竟這裏她最熟悉。
探春因笑向黛玉道:“這裏終究是佛門清淨之地,咱們若去的人多了,反倒饒了大師們的清修,便是四妹妹,隻怕亦會不高興,不如就隻我和姐姐、侍書翠墨並紫鵑進去罷。隻是如此一來,就要委屈六爺與餘下的人侯在外麵兒了。”
黛玉聽說,忙笑道:“妹妹慮得極是,咱們還是盡量少進去幾個人。”因又偏頭問水溶意下如何。
水溶點點頭,道:“如此甚好,我方才在馬上瞧見那邊兒有個亭子,我們就過去那邊兒坐著,一行吃茶一行等你們罷。”又叮囑黛玉,“凡事兒經心些,有什麼事,立時打發人來尋我。”說畢率先領著眾人去了。這裏黛玉與探春方令紫鵑侍書幾個拿了臨來前為惜春準備的吃用之物,進了靈泉寺的大門。
因著有探春熟門熟路的在前引路,黛玉自然很快便見到了惜春,隻不過她已剃了頭發,衣著亦換成了灰色的袍子,早已瞧不出昔日那個金尊玉貴的千金小姐的氣派來了罷了。
原本以為一輩子都不能再見了的姊妹們忽然得見,彼此間的激動與喜悅自都不必細說,當下因又哭笑了好一陣兒,方稍稍平複了心情,彼此對坐了一麵吃茶,一麵敘些別後的寒溫。
趁著惜春說話兒的空檔,黛玉悄悄兒觀察了她一番,發現她的氣色較之先前在賈府成日家好吃好喝時,反倒要好了幾分,且舉手投足、待人接物都較之先前成熟妥帖了不少,心下不由有幾分欣慰又有幾分傷感,欣慰的是惜春終於長大了,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傷感的是她年紀兒還那麼小,卻被世事逼得提前成熟了!
但無論怎樣,此次安陽之行,她還是收獲頗豐的,至少,她見到了探春與惜春,且知道她們二人都過得很好,她以後終於可以少點子牽掛與擔憂了!
又住了約莫十來日後,黛玉方帶著幾分喜悅,幾分傷感,辭別探春母子三人,依依不舍的離了安陽,同著水溶一塊兒,奔向了他們此行的最終目的地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