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柳條兒抽枝,桃花兒滿天,從天時地利來看,是踏青出外遊玩的好時節,從人和來瞧,是天下有情人相互勾搭,互訴衷腸,情定一生的好時段,千古風流的佳話,或多或少都與這漸暖的節氣和漸暖的人心有關。
未陽城是大臨的京城,鐵定是最為熱鬧的,而未陽最熱鬧的地兒又當屬散落在大街小巷的茶樓,但凡這幾日去喝茶嘮嗑都都聽聞了近來未陽城裏的一樁奇事。
說是京城裏那頂有名望的應國府死活不肯娶親的大爺林子謙前年八月裏去嶽陽地界遊山玩水,與一眾公子吟詩作對,當時還好好的,哪裏想回來之後便一並不起,身體像糟了霜打的芭蕉,一日比一日差,據伺候的小廝說都起不來床了,人比黃花瘦,更是有和尚說要大爺削發出了家,才能保住性命。
應國府人丁本來就單薄,那還吊著一口氣的應國老夫人哪裏肯將自己心尖兒上的肉給送到佛陀那裏去做小,於是捶胸頓足,絕口不答應,最後思量再三,聽了江湖裏算命先生的話,尋一個八字裏旺夫的女子來衝衝喜。
可是哪裏去尋這樣一個女子,應國老夫人並全家上下都愁壞了,派出去的人遲遲沒有消息,憑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論調,說若是幫忙尋到八字相合的女子,林府願意出一千兩白銀作為酬謝。
消息放出不久,便有市井上賣米的女子咯咯的笑聲:“我倒不是要什麼銀子金子的,我隻要兩隻千年紅參,嫁他一個將死之人又如何?”
本以為不過是女兒家的調笑之語,沒想到卻傳到了應國府的內院,老夫人叫人查了那女子的姓名、八字,算命先生說此女子十足的旺夫相,與大爺說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老夫人喜得從床上蹦起來,牙口不好還吃了三塊山藥糕,差人趕緊取來山參,當作聘禮就轟轟烈烈的抬去了未陽城東。
那女兒姓楚,是城東楚郎中的獨女,才不過十幾歲,那楚郎中雖然承了這個名字,也不過是父輩的希望,本人卻是個老實巴交的米商,家境不算大富,卻也殷實,一直想給獨女攀一門好親事,本已生了重病躺在床上月餘,一聽說女兒用兩隻人參將自個兒換入了應國府,氣得一口鮮血吐出來。
那女兒卻笑眯眯的將兩隻參混著藥材熬了,奉到床頭給父親治病,臨上花轎的時候給老父磕頭道:“女兒他日一定回來孝敬父親,給父親養老送終。”
那楚郎中卻始終不肯見女兒一麵。
據說那楚女進了林家的門,第一天就鬧了事兒,一個月後就搬出了老人的屋子。倒也奇了,自那女子嫁來,那林家大爺身子骨真的有所好轉,天氣好的時候還下床來了,都說林府是因著那女子十足的旺夫才沒有趕她出來。
這段奇聞在未陽城傳了足足一個來月,便也漸漸消停了,人家都不清楚,那林府可是大戶人家,那楚女嫁入林府算是高攀了,怎的那楚郎中卻覺得女兒是往火坑裏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