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父子出征後,前兩年情形都很不好,平叛大軍節節敗退不說,汪父更是戰死在了沙場上。接到噩耗,婆婆當即吐血暈倒,隨後便臥床不起,最後更是撒手人寰,丟下君璃一人,既要打點婆婆喪事,又要主持府中中饋,還要安撫因安定伯戰敗而不知汪家以後命運如何,以致人心惶惶的府內眾人,端的是捉襟見肘,勞心勞力,好幾次都差點兒撐不下去。
好在後兩年前方總算開始有好消息傳來,先是汪錚年戴罪立功,打了幾次勝仗,之後更是越戰越勇,直搗鄱陽王老巢,活捉了鄱陽王並其家眷子女數十人。
消息傳至京城,龍顏大悅,當即便下旨封了汪錚年為安定侯,賞黃金萬兩,又追封了汪父汪母,一時間汪家是風頭無兩,都說君璃總算苦盡甘來,後半輩子的榮華尊崇是享之不盡了。
君璃自己也是滿心的喜悅,成日裏都掰著指頭計算汪錚年的歸期。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汪錚年並非一個人回來的,他還帶回一名女子,一回來便說要休了君璃,好迎娶那名女子為妻,至於理由,則是君璃犯了“七出”裏的“無子”一條。
君璃本就性子綿軟,就算獨自支撐了汪府兩年,不過是仰仗汪母留下的幾個老人兒幫著管事拿主意罷了,其實她還是原來那個她,一聞得汪錚年要休了她,除了哭,便六神無主什麼都不知道了,還是其奶娘談媽媽稍稍老成些,即刻回了一趟君家,盼望君父能為自家小姐出頭撐腰。
未料君伯恭卻說君家沒有君璃這樣被夫家休棄,使家族蒙羞的女兒,讓君璃若還有一絲半點廉恥之心,就早早尋個清靜的地方,自我了斷了的好!
眼見夫君和父親這兩個自己生命裏最大的倚靠都待自己這般絕情,君璃徹底絕望,趁著談媽媽和貼身丫鬟晴雪晚間睡熟了時,將三尺白綾懸於房梁上,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待醒來後,此君璃便已成了彼君璃。
聽完前君璃的生平後,君璃除了感歎原來前君璃比自己還要悲催以外,心裏倒是約莫明白自己為何會穿越了,她們都叫君璃應該是一方麵的原因,至於另一方麵的原因,想來是與她們死去的時間有關。她剛粗略計算了一下,她掉下天台的時間,差不多正是前君璃上吊自殺的那個時間,難怪她一醒來就覺得喉嚨痛得要命,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念頭閃過,君璃猛地想到,她如今成了前君璃,那前君璃去了哪裏?會不會成了她?
那可真是太糟糕了,以前君璃那個綿軟的性子,又是古人,要怎麼在娛樂圈裏混?說不定幾天內就足以把她這麼多年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全部毀於一旦了!
但她隨即又想到,她當時摔得那麼慘,真正是血肉模糊慘不忍睹,隻怕她媽這會兒若活著都未必還認得她,想來十有八九是活不成了,前君璃的靈魂就算真去了現代,也得有身體給她依附不是?可新的問題又來了,如果前君璃沒有她的身體依附,她回去不也是一樣,那豈不是意味著她極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