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要走很多路,有好有壞,有自己想走的也有身不由己的。走的路多了,人心也就慢慢變涼了。接著就要經曆生死。人死了還要走路,黃泉路,枉死城,奈何橋,哪個又不是人一輩子的寫照。活著的人有活著人的麵子,死了的人有死人的體麵。人死了要走完這最後一程就要穿上這大殮之服,俗稱壽衣或者是老衣裳。這身衣服是陪伴人走完最後一段路的。據說現在的壽衣樣式還都是沿襲明朝時的款式。滿清入關後,就強製中原的漢民都要穿成大清滿族人的打扮。就在當時,漢族的大臣卻是上書乞求漢人在死後仍舊能夠恢複在明朝時的穿著,當時的皇帝應允了。結果這明朝時的壽衣就一直傳承了下來。故而過去有生而為清,死而為明的說法。
好了,說這麼多,這個故事就與壽衣有關。
說有這麼一家人,老兩口都年過半百,但不幸的是這老兩口的兒子正值壯年卻害病死了。白發人送黑發人,老兩口的悲痛可想而知。
將兒子裝了棺後,這老太太就守在了兒子的棺材旁。這老太太想起來兒子年紀輕輕的就離兩個人而去了,雖然她在努力克製,可淚水還是忍不住流了出來。就在這時,這老漢卻趕緊趕了過來,將老太太的嘴巴趕緊捂上了。同時用略帶責備的語氣低聲說:“怎麼還哭,想不想讓兒子安心的走了?”
這老太太卻是用顫抖的聲音回答:“隻是一想到兒子年紀輕輕的就走了,而且隻能在家裏停三天,我心裏難受!”
聽到這裏網友可能有些奇怪,怎麼這人死了不能哭,還隻能停三天。容我來解釋,這在過去人死了喪葬是有講究的。在剛裝入棺材時親人是不能在一旁哭的,怕的是這死者的魂魄聽到了哭聲不肯離去投胎轉世。而在家停屍幾天也是根據這死者死時的年齡而定的,越是年老壽終正寢的老人在家停屍的時間越長,像頭七二七甚至還有停三七的,而這意外死亡的年輕人辦喪葬的時候卻隻能在家停屍三天。
卻說這老太太也是因為這事而傷感的。老太太就這樣守著兒子,也不哭了,和棺材裏的兒子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到了晚上,這老漢招呼人們為兒子蓋棺了。古語有雲蓋棺定論,意思是這人一蓋上了棺材蓋就與這世間沒關係了,從名義上說就是真正的死人了。
詭異的事情也就在這裏發生了。
晚上這老太太還在棺材邊上守著兒子,卻聽到裏麵傳來了幽幽的哭聲。那聲音就像是個人在捂著嘴在不住的抽泣。有一個詞叫鬼哭狼嚎,這鬼哭當然也屬於十分不悅耳的聲音之內了。老太太雖然愛子心切,可聽到了這幽幽的鬼哭聲還是覺得毛骨悚然。趕忙起身跑到了正屋裏去尋老漢去了。
“不好了,我聽到兒子在棺材裏哭!”這老太太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老漢聽了也是大驚,趕忙叫了幾個膽大的親戚去揭開了棺材蓋。老漢定睛一看,兒子依舊好端端的躺在了裏麵。臉上幹幹淨淨的,連個淚痕都沒有。老漢很疲憊的合上了棺材,訓斥這老太太大驚小怪的,兒子最後一段路都不讓好好走。可就在老漢剛剛回到正屋的時候,這老太太卻又來了,說兒子又在裏麵哭。老漢就又去打開棺材看了看,依舊如故。這老漢卻是再也忍不住了,推推搡搡的將老太太推上了炕要她好好睡上一覺,不要胡思亂想。
接著,這老漢來到了兒子的棺材旁邊守起了靈。就在老漢打盹的時候,這棺材裏想起了哭聲。幽幽的聽了讓人感覺心裏都癢。老漢大驚,有豎起耳朵仔細的聽了聽。不錯,這哭聲是從棺材裏傳出來的!細聲細氣的,顯然是一個男人壓著嗓子在哭!
老漢聽得都心驚,大驚之餘他壯了壯膽子提高嗓門對著棺材說道:“孩子,在那邊有什麼困難跟爹說,爹想辦法給你解決!”
同時老漢慢慢的揭開了棺材蓋,屏氣凝神仔細觀察著棺材裏麵。兒子依舊如故,臉上連個淚痕都沒有。可一蓋上棺材裏麵就又傳來了那哭聲,就這樣一直折騰了一晚上老兩口都被這奇怪的事弄得一晚上沒睡覺。
第二天一大早,這老漢就到鎮上找了個陰陽師來家看看自己的兒子到底是怎麼回事。這陰陽來到了家聽了老太太的敘述以後就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道貌岸然的說道:“想來是你這死去的兒子在剛入殮時聽到了哭聲就不願意走了。這才有了半夜的鬼哭。二老不要怕,待我勸勸他就行了。”
這陰陽徑自走到了那棺材旁,用朱砂筆在棺蓋上龍飛鳳舞的畫了幾個鬼畫符。然後在這棺材旁自言自語的念了一大堆的咒語,接著又在這棺材蓋上正對著裏麵屍體頭部的上麵砸了一個瓷碗。
幹完這一切後這陰陽拍了拍手對著老兩口說道:“好了,這回沒事了,您二老的兒子估計此時已經趕著去投胎了(怎麼看這句都是罵人話,嗬嗬)。”
果然,當天晚上這棺材中再沒有傳出來哭聲。老兩口心安了。可就在這第三天天亮,老漢睡得正香了,就聽到院裏傳來了一聲淒厲的喊叫,接著就是:“詐屍了,詐屍了!”的叫喊聲。